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

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

ID:20616729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4

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_第1页
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_第2页
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_第3页
资源描述:

《校异同,更须校是非-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异同,更须校是非

2、第1 进入21世纪,报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电脑写稿、选稿、审稿、拼版工作逐渐普及,新闻、消息见报速度越来越快,上午发生的新闻在晚报或下午版上与读者见面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另一方面,随着网上传输、网上拼版等无纸化运作技术的发展,文章见报速度的加快,校对程序简化、校对时间缩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随着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出版质量、新闻准确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校对工作如何适应种变化,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校对是出版流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报纸的新闻质量。一张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脱颖而出,赢得读者,除了在内容上、版式上、特色上不断翻新出彩、吸引读者的眼球外,杜绝新闻差错,提高编校质量是最基本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无论原稿形式如何变化,排版工艺如何演进,即使在原稿实现电脑化、无纸化,要求编辑、校对在荧屏或磁盘复印稿上进行编稿校稿,仍然要求专职校对的充分参与,会同编辑消灭写作及录排中产生的各类差错。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纸介的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校对工作将不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运作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

4、,加强校对“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的功能。电脑操作,只是校对工作方式的转换,是校对的两大基本功能的消长变化,而不能成为取消专职校对、实行“编校合一”的根据。时代的变化对校对任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全面提高校对人员的素质,使其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新闻编校电脑化带来的必然要求。  出版系统实行无纸化运作是对报纸传统作业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给出版过程中的每道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对工作也不例外。任何细小的疏漏都可能是差错见报的“温床”。防错首

5、先知错,知错才能纠错。这需要编校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因而各道环节上的把关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体会和观察,将各道环节在工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第一道写稿。记者在用电脑写稿,照排人员在输入外来稿件时,由于打字不熟练或误操作,容易造成文字差错,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政治性差错。这种情况在实行电脑运作初期,情况比较突出。第二道环节改稿。编辑在网上直接选稿、改稿,但在电脑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差错产生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的增加了。把不该删的部分删除了,而应该删去的部分却保留了;本来应该放在某句某段后面的,在换行时放在了另一句

6、或另一段的后面;在发稿时又未能仔细核对,造成段落之间、语句之间叙述、描写衔接不连贯,意思表达不清楚。第三道环节拼版。网上拼版要求编辑对已选定的备用稿件在网上直接组版,拼成看样。由于受版面限制,一些段落,特别是文章的最后部分在排版时未能灌入,我们俗称“掉尾巴”,而这一切是编辑一手操作的,校对人员发现有异时,容易误认是编辑因为稿件需要而特意删去的,不予重视,结果漏过检查,造成差错。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现拼字(即电脑中没有的字,由记者写稿时拼凑而成的字),不同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文字排版系统,甚至由于输入法的不同,都会出现一些现拼字在原稿打印出来时

7、是正确的,但拼版后显示的却是一个空格或另外一个字的现象。这类差错具有极大的隐秘性,极易被忽略。另外,在承接转稿的版面上,有时会出现在衔接处多一段,应紧接而未紧接,应上接而未上接的现象,有时甚至出现转稿部分版面标题与原文标题不符的情况。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图片说明出现图文不符,画面与文字表达不统一;版面上的连续报道或形成版面既定风格的栏头(包括栏头内数字)与实际不符等等。第四道环节点样时。这道环节是校对过程中极易出错的地方。此时,照排人员将编辑样、校对版样上修改的部分进行整理后重新出张大样,由校对人员核对检查。因为不需要再将全文重看一遍,而只

8、是对编辑样、看样上的改动部分对照大样进行检查,因而容易形成漏网之鱼。比如:长文中的小标题,要出大样时,由于操作人员失误或因倒版或重新划定小题区时错位,编辑未能发现,校对因此处未曾改过而未在意,结果就会在小标题动过的地方形成文内“题不对文”。这种情况还会发现在换稿、版面调整时因区块变动而引起文字差错。再比如文章中有三、四处同样的句子,操作人员在修改时,误将不该删的一处删去,而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该处没有改动,误认为操作人员没有改动,这样那句不该删的就被删除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