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ID:20627222

大小:59.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_第1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_第2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_第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_第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鉴于该病病程长、症状易反复的特点,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凸显出明显优势,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笔者结合近年来研宄,概述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进展。【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線述【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0-0048-03肠易激综合征(L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胃

2、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目前还未找出彻底根治的治疗方法,易使病人生存质量下降,耗费过多医疗资源。基于罗马III诊断标准[1],IBS被划分成4种临床亚型(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①腹泻型;②便秘型;③混合型;④未定型,而临床以腹泻型尤为多见。流行病学调查显不[2]IBS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0%〜15%,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达到了5%〜10%。IBS发病人群无明显受限,男女均有患病的可能,而相对而言,女性发病率更高,男女患病基本保持1:[KG

3、-*3/5]2的比例水平[3]。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研宄,现将中医药治疗IBS-D的概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中没有涉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描述,但可以根据IBS-D腹痛、腹泻,并容易因情绪因素而诱发或伴有抑郁焦虑等临床症状,将IBS-D归于“腹痛”“泄泻”“郁证”等病证范畴。古代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如《素问?咳论》曰:“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器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景岳全书?泄泻》云:

4、“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景岳全书》所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李郑生教授及李柏群等学者[4]认为肝郁脾虚是本病产生及发展的关键。脾属阴,与肝木的升散疏泄相调和才不会凝滞中阻;肝为刚脏,脾运化精微对其柔润濡养才能防止其刚强太过。若平素脾胃气虚,而今又受情志不畅的因素侵扰,则肝的疏泄条达失司,横逆乘脾,则脾更虚,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清浊并走大肠而

5、发泄泻。蔡淦教授及高志远[5]等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肝脾失调,久病及肾。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伤及脏腑。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若情志不遂,神志郁结,则肝气犯脾,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湿并走肠间而见泄泻。2辨证分型吴兵等[6]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按症状具体分类为下述5种证候: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脾不和,并认为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常见。沈淑华等[7]认为IBS-D主要包括下述证型: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旺脾虚证、大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证,并进

6、一步提出“肝脾气血阴阳不和”是IBS-D发病的基础。3治疗31辨证论治彭林[8]认为,IBS-D辨证首在脾胃气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分型论治:①脾胃失调型(12例),治以健脾益气、调和脾胃,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②湿浊中阻型(25例),治以益气健脾、和中化湿,方以四君子汤合藿香正气散化裁;③肝木乘土型(15例),治以行气疏肝、益气健脾,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化裁;④脾肾阳虚型(6例),治以健脾温阳、固肠止泻,方以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共治疗患者58例,有效率为966%,效果满意。范汉淮[9]将IBS-D分为3型:①肝气乘脾型(1

7、2例),治以抑肝扶脾、调畅气机,方选痛泻要方化裁;②脾胃虚弱型(20例),治以益气渗湿、健脾和胃,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③寒热错杂型(8例),治以滋阴补阳、益气温中,方选乌梅丸加减。四型共治疗40例患者,有效率900%,疗效满意。32经验方、基本方加减李柏群等[10]以风芍六君子汤(党参、白术和白芍等九味药),顺气健脾,燥湿祛痰,治疗因脾胃虚弱而致土虚木乘,脾受制于肝,湿浊内藏,气机升降紊乱的IBS-D病人,总有效率为844%o潘宁平[11]采用肠宁方(黄苗、延胡索、白芍、甘草等)对IBS-D病人进行治疗,治疗组中的脾虚湿阻证型患

8、者、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的总有效率皆是10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778%和900%)。岳妍等[12]采用清心醒脾方(蒺藜、黄连、茯苓等)治疗IBS-D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结果显示治疗组优势明显(P342灌肠疗法胡团敏等[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