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

ID:2063686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_第1页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_第2页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_第3页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_第4页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第x二教育,资源d网w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6:正确使用熟语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加贴近时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的考查也会浮

2、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9年高考安徽卷)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

3、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使用无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这里属于对象误用。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这里属于感情色彩误用。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该成语不用来指境况艰难或危险。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

4、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解析】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使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B。[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  1.语境分析法  答题时,注意审视语境,瞻前顾后地考虑此处使用的熟语应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以及适用对象等。如:  下面语段

5、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解析】本题可采用语境分析法。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牵动人心。为褒义词,此处则是贬义语境。“怨声载道”形

6、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顿”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二者均不合语境。“怒形于色”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符合语境。【答案】D。【跟踪练习】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母校喜迎四十华诞,四十年来,母校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D.栋梁之材  2.差异比较法  熟语中有些

7、意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就不同。对这些熟语,答题时,就可以采用辨析差异的方法。如: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nbs  高考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