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ID:20648467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4

化脓性脑膜炎_第1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2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脓性脑膜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脓性脑膜炎疾病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相关药品疾病名称    化脓性脑膜炎疾病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5%之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6个月以下婴幼儿本病预后更为严重。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流感杆菌化脑较集中在3月—3岁小儿,一年四季均在化脑发生,但

2、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假,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大多急性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不同的化脓菌侵袭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具有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症等特点。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因休克、DIC危及生命或遗留失语、偏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脑膜炎球菌致病最多,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病因    许多化脓菌都能引起本病。但2/3以上患儿童由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三种细菌引起。2个月以下婴儿和新生儿、以及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者,易发生

3、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前者以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或产气杆菌等。然而,与国外不同,我国很少发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颅压感染。症状    【临床症状】1、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2、中毒面容,皮肤瘀点,颈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3、各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1)流脑:早期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其直径多在2毫米以上。病后3~5天常有口周与前鼻孔周围的单纯疱疹。(2)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发病季节多以春秋为主。常伴有肺炎或中耳炎。(3)流行性感冒杆菌性脑膜炎:起病较上述两型稍缓,早期上呼吸道症状较明显。(4)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常伴有

4、皮肤化脓性感染,部分病例于疾病早期可见有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5)绿脓杆菌性脑膜炎:多见于颅脑外伤的病例,亦可因腰椎穿刺或腰麻时消毒不严而污染所致。4、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2)血培养。(3)血常规。(4)皮肤瘀点涂片。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皇菌感染易有淤斑、淤点和休克。(2)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囟饱满和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

5、然意识障碍加重或瞳孔不等大等征兆。(3)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rin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婴和新社而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②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幼婴不会述头痛、可能仅仅有关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③惊厥可不典型,如仅间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各种不显性发作,④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与婴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和反应低下有关。诊断    【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典型病理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浑浊似米汤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m

6、m3,但有20%的病理可能在250/mm3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常有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增高。确认致病菌对明显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涂片革兰染色检查致病菌简便易行,检出阳性率甚至较细菌培养高,细菌培养阳性者应送药物迷感试验。以乳胶颗粒凝集法为基础的多种免疫学方法可监测出脑脊液中致病菌的特异性抗原,对涂片和培养未能监测到致病菌的患者诊断有参考价值。2、其他(1)血培养:对所有疑似化脑的病理均应作血培养,以帮助寻找致病菌。(2)皮肤淤斑、淤点找菌:是发现脑膜炎及球菌重要而简便的方法。(3)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为主。但在感染严重或不规则治疗者,又

7、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减少。【诊断】:早期诊断是保证患儿获得早期治疗的前提,凡急性发热起来,并伴有反复惊厥、意识障碍或颅压增高表现的婴幼儿,均应注意本病可能性,应进一步依靠脑脊液检测确立诊断。然而,对有明显颅压增高者,最好先适当降低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以防腰穿后脑疝的发生。婴幼儿和不规则治疗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后者的脑脊液改变也可不明显,病原学检查往往阴性,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格检查,结合脑脊液中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查及治疗后病情转变,综合分析后确立诊断。治疗    (一)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