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ID:20656263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2、在认识时针、分针,拨一个具体的时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几时和大约几时来表述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学情分析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教具、学具准备媒体课件教具:有秒针的钟一个,没有数字的或数字不全的钟表各一个,自制钟表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可以拨的学具钟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什么谜语呢?(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2、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贴出自制教具,如右图)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一)认识钟面:1、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引导)(1)钟面上有数字。引导:请小朋友指好自己学具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起读一读。(出示一个只有3、6、9、12四个数字的钟)像这个钟上只有4个数字,没写数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几吗?指着没写数字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是数字几。(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接触的钟表,有好多是数字不全甚至是没有数字的。在认识的钟面上的数字后,进行一定的拓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钟面上有针。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相在学具钟上指一下)(3)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说明:这些格子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来看时间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到。(设计意图:对于钟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在有一定的预设的状态下动态生成。)(二)认识整时。 1、观察贴出的钟面,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这是7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2、试一试。课件出示“试一试”三个钟面,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归纳总结。仔细观察一个这几个钟面,你发现1时、5时、11时,还有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特点?时针呢?小结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是几时。(设计意图:由指导认识7时到1时、5时、11时,然后再对几个钟面上分针、时针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4、“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话:这三幅图上分别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5、“想想做做”1。让学生自由说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设计意图:两个“想想做做”,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巩固认识整时数。交换两个“想想做做”的位置,是学生在说自己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时,可能会出现不是整时的情况,就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认识大约几时的学习。)(三)认识大约几时。1、贴出例2的两个自制钟面。如下图: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2、汇报交流: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第一个钟:7时不到一点第二个钟:7时刚过一点 3、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4、“想想做做”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三个钟面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你会看吗?(四)小结。(设计意图:对于大约几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反馈这种原始的感知情况,然后老师再在些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拨一拨。(“想想做做”第4题)(1)用学具钟拨出3时、9时和12时,再进行交流。(2)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拨出大约4时,可以怎样拨?指名演示4时不到一点和4时刚过一点。(3)考考你的小伙伴,你说一个时间,让他拨一拨。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一个少了一根时针的学具钟,分针指着12)提问:现在是8时,时针应该指着几?如果让你把缺掉的这根时针画出来,你认为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一定要正好指着8,要画得比分针短一些。)(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钟,看看哪几个缺了时针,哪几个缺了分针?根据每个钟下面的时间,把缺的针补画上。3、怪现象。(“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这里有个怪现象:钟面上为什么都是10时呢?生1:一个是早上的10时,小朋友在上课。一个是晚上的10时,小朋友在睡觉。生2:一天有24小时,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4、生活中的钟表。(1)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这个钟上怎么有三根针呀?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的两个图)这两个钟表上一个针也没有,你知道是几时吗?(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在尊重教材编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拓展。如第3题拨时间,除了拨整时,还拨了大约几时,除了拨书上的时刻,还进行了同桌交流,互相拨了时刻。又如第5题,补时针或分针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画前要搞清缺了哪根针,画时还要注意对准数字几和针的长短,因此设计过程中注意分层分散难点。再如生活中的钟表,除了电子钟,还拓展了有秒针的钟。)四、总结全课,引领发现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上藏着很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教学反思: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课堂上呈现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如说说生活中小朋友升国旗、吃午饭、踢足球的时刻,说说自己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的时刻等等。 2、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习得必须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识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正好7时”和“大约7时”,还有两个10时,这些都是可以设置认知冲突的素材。设计中紧紧抓住了这样的教学资源,巧妙设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过程中,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已经的对钟表知识感性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总结出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认识了“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都可以叫做“大约7时”,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4、“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实践应用环节的选题应该更多地考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乐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课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对钟表进行了拓展,出现在没有数字的钟,有三根针的钟,电子表等等。这样的拓展,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