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ID:2066950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1页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2页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3页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之,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作为新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培养学生探索和求知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归纳知识提纲  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四个体系。就陕教版来说,其编写特点是:知识循序渐进而又反复强化,由点到线再到面。以“自我教育”为例,七、八年级教材中先后设置了“正确认识自我”“正确把握自我”

2、“不断完善自我”等章节。针对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形式,我对书本知识点的识记要求是:重点知识要口熟能详;主要知识点要熟悉,学会归纳、使用知识提纲,能实现知识的再现和迁移。其中最核心的要求是熟悉每章节的知识点。因此,教给学生归纳知识提纲的方法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归纳要点、生成框架图的一两次训练后,在每课教学结束,专门给出一节课时间,由学生自己归纳章节知识提纲。要求学生利用晨读、早读熟悉知识提纲,熟记每课知识要点。我每学期末对全册教材内容形成要点提纲,并标明每个知识点于教材所在的页码,便于学生在开卷考试中有效地使用。  二、记写听课笔记 

3、 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上课期间有必要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一些道德认识进行纠偏、点拨、再引导。当然,还有一个任务是点清每一课的知识脉络。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笔记能力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笔记的内容和方法有四种:①圈:圈注教材中的重点词条;②划:勾划主要语句和知识点,指点迷津中的重点话语;③标:标记教材内容的脉络和层次;④补:不写拓展内容、生活实例、词条、问题和重难点。  三、着力解读考点  考点分析、考试方法的指导和考试习惯的培养并非应试教育。学生良好应试能力也是作为学生者的一种素质。思想

4、品德教材教育内容广泛,对学生人格是一种全面的塑造。然而,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的工程,或者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途径,必然有对其终端效果的检测。考点解读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对于这一教学任务,七、八年级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提纲、典型事例讲析来实现。九年级教学中则需要教师把握中考考点,熟悉中考说明,并在每章节教学活动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考点定位、命题形式、命题角度预测、热点背景、中考说明等加以透析,使学生在总复习中队复习重点有提前感知。我的做法是让摘录考点解读,并让学生熟记。  四、学生自学探究  对道德规范、法律知识的初步感知这部分内容,我更多地

5、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达到道德规范、道德情感的内化。我的做法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流程是:教师课前制作“问题导读单”;上课后,学生交流讨论导读单中的问题,并由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提出拓展问题,学生再次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解读考点。  如对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设计的导读单为:  ①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标准在美元至美元之间。  ②恩格尔系数是指。  ③我国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  ④怎样认识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6、 五、教学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是使学生对道德情感达到认知和内化,从而通过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学生的行为和实践。因此,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使教材内容生活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一是多让学生反思“我是怎么做的”,即正确认识自我,正确把握自我。二是教师列举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即:现实性——不能虚构,信口开河没说服力;真切性——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符,农村与城市孩子举例要有所不同;时代性——用当代的价值取向去熏陶学生;针对性——举例要有突出的教育性。三是做好“每课必谈”。

7、每一课结束后,学生必须弄清楚今后我该怎么做,即,不断完善自我。四是精心设计组织好活动课。  六、巧用现代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过程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教学实效而言,这种教学手段要恰到好处,切忌“独媒体教学”。例如,图像、影像信息、需要书写后讲解时间较长且需要学生反复体会的内容、我们身边罕见的人、物、事、展示知识结构图、材料题等教学内容,适合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一节课运用频率太高,学生只会看了热闹而忽视知识学习。因此要会用、巧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