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ID:20672884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第1页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第2页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第3页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第4页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lzheimer症的药物治疗研宄进展陈晓宇(广丙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丙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14-02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进行性祌经变性疾病[1]。我国在大于60岁人群中AD的患病率为3%-5%[2]。在AD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无疑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对常用的AD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胆碱能递质相关的治疗途径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

2、为目前最常用的胆碱能递质相关药物。加兰他敏对轻、中度症状的AD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低,大多数患者能很好的耐受,可长期应用[3]。石杉碱甲为我国首创,其治疗指数高,U服吸收完全,作用时间长,外周胆碱能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AD患者的认知、记忆和行为功能[4]。卡巴拉汀能选择性增强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乙酰胆碱的作用,还可减慢β-淀粉样前蛋白片段的形成,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H常生活能力、明显缓解病情严重程度[5]。2脑代谢改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能够增加脑部血流量以及改善脑正常功能代谢,其所含的黄酮类药物成分只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中枢胆碱能功能等作用。对于轻、中度痴呆患者有比

3、较显著的疗效[6]。脑复康可增强大脑细胞对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学习记忆功能,改善各种类型的脑缺氧及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脑部损伤。脑复新能促进脑内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代谢,增加颈总动脉血流量,调整脑部血流量[7]。3钙通道m滞药AD的发病与海马神经细胞内稳态的改变密切奋关。盐酸氟桂嗪能选择性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脑部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所致的细胞损害。尼莫地平能选择性扩张脑部血管,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对脑缺血患者具奋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解除和抑制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血管收缩。4抗炎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的抗AD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影响A

4、D的进程。丹参酮可以通过抑制大鼠海马区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而减轻神经细胞的炎性损伤[8]。雷公藤多甙能通过抑制Aβ淀粉样蛋白诱发的脑内神经小胶质细胞、各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的活化,部分抑制Aβ淀粉样蛋白诱发的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认知障碍[9]。5抗氧化药自由基可加速Aβ的沉积聚集,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变性坏死。褪黑激素具有对抗Aβ诱导的细胞氧化性损伤、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减少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10]。红景天提取物可降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抗氧化生物酶如过氧化氢酶、GSH-P

5、x及SOD的活性[11]。姜黄素通过减少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水平,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自由基攻击,避免氧化应激损伤的发生。此外,姜黄素还可增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A、NR2B的表达,减少凋亡的发生[12]。6抗淀粉样蛋白Aβ可以引起神经元的退变、凋亡[13]。阻止Aβ的合成和沉淀的药物在AD的治疗中很脊潜力。抑制β和(或)γ分泌酶能够显著减少Aβ的产生。新近研究发现γ分泌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AD转基因大鼠脑内Aβ的水平[14]。三七总皂卄能减轻细胞对Aβ的毒性反应促进细胞突起生长[15]。Sigu

6、rdsson等[16】将对Aβ进行改造得到了可溶性的低毒性β-淀粉样多肽,给AD模型鼠连续接种7个月后,海马和皮层中的斑块量明显减少。7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表明[17]雌激素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密切相关,使用雌激素的妇女AD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未使用雌激素的妇女发病率8神经营养因子治疗NGF能改善老龄动物基底胆碱能祌经元的功能,防止中枢胆碱能祌经元的变性坏死,NGF在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及记忆力方面效果较明显[18]。Hock[19]等发现AD患者海马和顶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闩水平明显降低与特定区域神经元变性有关。9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病机是本虚标

7、实。本虚主要为肾精亏损和气血不足;标实主要为痰浊阻窍,气滞血瘀[20】。因此临床治疗主要从补虚扶正、祛实攻邪和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菖蒲、茯苓、当归、远志、地黄、陈皮、甘草、白术、半夏、川芎和党参。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乙酰胆碱抑制剂、促代谢药、抗炎药、抗氧化剂等药物来治疗,但以上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证实对AD的治疗奋一定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许对AD的治疗产生重大突破。参考文献[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