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

ID:20679751

大小:1.7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4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_第1页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_第2页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_第3页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_第4页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岛—《回答》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答》-北岛徐伟皓1201010103信息技术学院关于-北岛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于1989年移居国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还曾是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

2、觉醒的青年(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

3、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朦胧诗”的美学特征:1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动的创造。2在“朦胧诗”的成熟形态中,象征、隐喻、反讽等手法为知识分子的集体经验提供了个人化、风格化的聚焦点;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和意象的审美张力则构成意识冲突戏剧性的对象化,这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经验的审美表达。朦胧诗派(今天派)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新时期以来一批青年诗人创作的,摆脱传统观念的囿限,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营养,强调表现自我,注重个人内心感觉抒发的诗作,其中一些作品追求意象的象征性和意蕴的不确定性,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

4、彩。1980年《诗刊》第四期发表章明《另人气闷的“朦胧”》,首次将此类作品称为“朦胧诗”。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回答》赏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5、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回答》创作背景在赏析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了解下北岛在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深层意思还有意境。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取得文化代言人资格的,非那些朦胧诗人莫属。有论者曾在评价朦胧诗和北岛的存在时说:“从我们民族本身而言,从朦胧诗运动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启蒙和重建作用而言,从北

6、岛在朦胧诗人中所居的重要地位而言,他无疑是我们新时期文学前十年中的大诗人,绝无仅有的诗坛偶像、文化英雄。”事实上,当朦胧诗的兴起以及随之所引发的那场人数众多的论争都时过境迁之后,北岛以及他所代表的朦胧诗派在尘埃落定之时,已经渐渐被理性的批评者所认可,而其诗歌代表作《回答》更是被称作“以孤篇压倒当代”《回答》创作背景这首诗最早是刊登在《今天》,这是在北京创办的一个民间刊物,北岛也是创办人之一,是一个文学刊物。1979年是第一期创刊号,就发了《回答》这首诗。1979年1月号《诗刊》杂志转载了《回答》,同时转载的还有舒婷的《致橡树》。《今天》本来是很小

7、众的杂志,但是《诗刊》当时发行已经达到了60万册。因此这首诗在《诗刊》转发后影响比较大,在以后的诗歌史上成为了标志性作品。发表是在78年11月,写作是76年4月。当时是正好在纪念周恩来逝世反对四人帮前后。北岛这首诗并不能说是天安门诗歌运动的一部分,但它肯定是和这个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以这个为背景的。说到它的对象,既然是《回答》,肯定先有疑问,就是说它要面对问题,或者是有问题。从诗里来看,回答的对象是谁?是世界。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当时因为有一些语言策略上的问题,所以我想世界这个理解并不错,“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了绳索,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但是

8、从更小的方面来说,他对当时76年前后谎言盛行的事件,压制心声,不敢说真话,而且一旦说真话就可能遭到巨大迫害的世界,文化上集权的世界,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