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

ID:20693335

大小:691.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5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_第1页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_第2页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_第3页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_第4页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柏拉图及其《理想国》一、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三、《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四、《理想国》中的管理思想五、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一、柏拉图生平431B.C.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429B.C.伯利克里在瘟疫中死亡427B.C.柏拉图出生于富裕的贵族家庭411B.C.雅典发生政变,改行寡头政治,但翌年又恢复民主政体。404B.C.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投降。柏拉图的亲戚组成“三十人专政”,第二年又被推翻,雅典恢复民主。399B.C.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处死,柏拉图第一次周游列国。雅典—麦加拉—埃及—居勒尼—意大利(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

2、制度)一、柏拉图生平388B.C.回到雅典成立学院(Academy)。此期間写作《理想国》(Republic)。367B.C.柏拉图受邀再度前往叙拉古教导幼君,结果不欢而散。柏拉图返回雅典,写作《政治家》(Statesman)。362B.C.柏拉图三度前往叙拉古,仍无功而返。归来后开始写作《法律篇》(Laws)。347B.C.柏拉图逝世。一、柏拉图的著作著作的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苏格拉底”的对话2.成熟期的对话,包括《理想国》3.后期的对话,包括《法律篇》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II《克堤拉斯篇》《泰阿

3、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会饮篇》《斐德罗篇》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2、政治思想:(1)《理想国》(论正义)理想国家构成、最高统治者

4、(2)强调法治《法律篇》(“第二等理想国”)3、教育思想:创立雅典学园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论柏拉图认为,惟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柏拉图把独立于事物和人们认识之外的一般的东西称做“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

5、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政治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及《法律篇》《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要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家的统治者即国王。主要讲怎样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城邦。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

6、,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法律篇》而是提出了“第二好的国家”,主张以法治取代人治。他强调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有利于后代法制国家的建立。教育思想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成为思想的“集散地”,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

7、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三、《理想国》的主要内容(一)正义的含义(二)正义城邦实现的消极条件—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三)正义城邦实现的积极条件—教育(四)正义城邦实现的根本保证—哲学王(五)理想城邦的价值(一)正义的含义三种人的观点:第一种意见:正义是“有话照说,有债照还”。第二种意见:“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第三种意见是“正义即强者的利益”。苏格拉底反驳了这三种含

8、义,并且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苏格拉底观点:所谓正义就是各居其位,各守其责。城邦的居民根据其天性而被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卫国者和工匠。一个城邦统治者拥有智慧,卫国者具备勇敢,三个等级都具有节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