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

ID:20693832

大小:76.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5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_第1页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_第2页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_第3页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_第4页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考试焦虑个案分析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考试焦虑的个案分析,通过对本个案的分析,探讨心理、生理、家庭环境等因素在个体成长中的相互作用。运用认知疗法为主辅以行为疗法,引导该生正确理解和对待挫折,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与其父母谈心,改变教育方法,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因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通过咨询,该生情绪稳定,无沉默和生闷气现象,与父母及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关键词:考试焦虑个案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71-021一般资料来访者宋某某,独生

2、女,初中三年级学生,15岁,出生于杭州,爸妈也都是杭州人。从小到大生长发育正常,按时入学,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大学文化,经济条件良好,家庭和睦。从小温顺听话,性格内向,交友少,体弱文静,喜欢画画。学习成绩优秀,小学期间多次评为三好学生,全家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进入初中以后,父母很关心她的学习,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曾取得了年级第十名的好成绩。读初三后,成绩开始下降,担心中考考不上重高,怕考试,经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时感到头痛,情绪低落,不愿与同学多接触,有时顶撞父母。以往身体健康,无重大的身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

3、分64分,超过标准分1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9分。2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进入初三以来,每次考试都会紧张,连课堂小测验也是,心跳加速,胸闷,精神高度紧张,这种状况已经有一个多月。个人陈述:我出生在杭州市区,是家中的独生女,经济条件良好,家庭和睦,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母亲在生活上对我百依百顺,但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高,希望我能考上杭二中(杭州市中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重点高中),将来上个名牌大学。每天晚上母亲陪着我一起读书,晚上烧宵夜给我吃,双休天还给我报了补习班。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成绩不断进步,从进初中时的年级65名上升到了第10名。读初三以后压力更大了,每次考

4、试前,就会紧张焦虑,看不进书,注意力不能集中,晚上睡不好觉,有时候会头痛和胃痛。最近一次月考年级排名25,倒退了15名,自己感到很不光彩,父母也埋怨我,说我不争气。我觉得委屈、难受,还过一个多月就要期中考试了,我感到更紧张,害怕考不好,以后考不上重点高中。现在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胸口也憋得难受。3观察和他人反映k亲主述:孩子从小温顺听话,从小学到上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父母对她的学习、成长非常关心,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父亲带她去北大、清华参观,希望孩子将来能到这里来读书。孩子爱读科学家的传记,尤其是崇敬居里夫人。经常对父母谈及个人的雄心壮志和奋斗目标,父母则从孩

5、子的神态和表现中得到预期的安慰和满足。可是最近一个月,孩子回家总是对我说,学习压力很大。如果考不到重点高中就无法实现父亲对其的希望:考清华、北大名牌大学。不大爱说话,学习很用功,晚上很晚才睡,第一次月考由原来的年级第10名降到第25名。从此精神委靡,闷闷不乐,稍遇一点不愉快的小事,就与大人顶嘴,不像以前那样听话,有时独自生闷气,几天也不说一句话,也不愿意和同学多接触。还过一个多月要期中考试了,孩子感到紧张、害怕考试,有时还觉得头痛,食欲减退,睡眠差,到医院检查也没什么毛病。老师述诉:该生性格文静,学习勤奋,成绩好,是班级的学习委员。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趴在桌

6、子上,无精打采,成绩也有所下降。4评估与诊断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根据来访者一般资料、主诉、个人陈述、他人观察以及心理测验,综合分析,来访者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对症状有自我感知能力,家庭中没有人得过精神病,来访者也无心理疾病和重大疾病史。根据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其个性虽然有所变化但还是属于相对稳定状态;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焦虑的情绪状态也只是出现在考试学习的过程中,未泛化,虽然成绩有所下降,但还是能正常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睡眠差、食欲下降和偶发头痛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个多月。故其

7、心理活动还是在正常范围,属于一般心理问题。5咨询目标及方案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过分析和来访者讨论确定了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改变来访者考试前的紧张状态,缓解焦虑的情绪和改善睡眠状态,调整认知以及重新树立自信心;中长期目标: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整,增强其应对能力。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自我认知的偏差,一次月考没考好,就觉得没前途了,考不上杭二中了,也就考不上名牌大学了,对月考成绩下降没有正确的认识,遇到这一个挫折时,没有客观地分析原因,没有适当地调整期望值,导致了来访者对

8、客观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