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ID:20695735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_第1页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_第2页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_第3页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晚清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16世纪到19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东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世界历史出现大变局,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地理大发现时代,或称大航海时代。含义有二:一是欧洲人沿着非洲的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到印度洋,开辟了一条通向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通过发现这条新航线,欧洲人来到印度和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和世界的对话;第二大发现,欧洲人越过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可以称为历史的里程碑,所以西方的历史学家把它作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界线,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从此欧洲人的海上贸易不再局限于地中海,而是面向全球。这个是全球化初露端倪的时代,或者说全晚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文/樊树志球化发端于这个时期,这是很多学者的共识。德国学者弗兰克,写了《白银资本》,副标题叫作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他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而且在前面加了重视,在后面加了东方。他讨论的时代是16世纪到19世纪。毫无疑问,他认为16世纪已经是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期。  他明确提出,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之前,已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这是我分析的。正如弗兰克

3、所说,19世纪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他还说,16世纪以来,整个世界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中国他运用欧洲学者研究欧洲的早期工业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的江南及早期工业化。一般情况下,提到我国的早期工业化都会想到近代的洋务运动当中的早期工业化,而不会想到在这之前有早期工业化。这个早期工业化不是机器工业化,而是手工业,所以叫作乡村工业化。手工业和机器工业都是工业,不能说手工业不是工业,它还是工业,只是动力的方式不同。李伯重的结

4、论是,1550年以来的三个世纪当中,江南工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这是江南早期工业化的论据,就是工业超过农业,农民家庭的收入主要于手工业,而不是纯农业。有一位美国学者伊懋可,他研究江南的经济,他认为,明清时期的江南农村可能是过度工业化和过度商业化的。  李伯重的书也引用到伊懋可的观点。可见,晚明江南出现早期工业化,至少是一部分学者的共识。但是要说明,它不是机器工业,而是手工业,所以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我着重分析了两个产业,一个是丝织业,一个是棉纺织业,用以说明江南的早期工业化。这是很重要的经济方面的表现。

5、美国学者彭慕兰非常赞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看法(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派的学者):18世纪以前的中国,非常肯定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相对而言,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出现资本主义。何其独到的见解!我想补充的是,这种市场经济在晚明的江南已经出现了。晚明的江南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太湖流域是蚕桑丝织地区,号称湖丝遍天下。太湖流域出产的优质蚕丝遍天下,不但行销全国,而且行销全球。这个地方丝绸业市镇周边的乡村,种桑养蚕,而且缫丝。这里农民的经济主要贸易造成的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

6、,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他认为当时的欧洲不是经济的中心。他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东方就是指中国,还包括印度。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6世纪以后,我国江南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2000年,李伯重教授推出新作《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他提到从明朝的嘉靖年间开始,到万历年间,一直到清朝的前期,大概在这个时间段出现早期工业化。于养蚕、缫丝和丝织业,大大超过了纯农业收入,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完全和市场配合起来,围绕着市场来进行。  有人记载,现在湖州地区的南浔镇,当时是著名的湖丝集散中心

7、。那里一天的贸易量数万金,是在明代后期出现的。南浔镇南面的一个村庄叫作七里村(它离南浔只有七里路),生产的优质蚕丝出口到海外,取的名字叫作辑里丝,是出口蚕丝的著名商标品牌。松江府是中国棉纺织业的发源地。当地著名的黄道婆引进海南的棉纺织技术,发展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当年也是在农民的家庭中进行的。以至于松江的棉布行销全国,乃至出口海外。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这种棉布的主要产地是松江府的各县和苏州府的嘉定县、太仓州等等,是优质棉花的产地,也是优质棉布的产地。有学者统计,当时松江地区每年的棉布产

8、量有三四千万匹,绝大部分是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就是早期工业化的产物。因此,种植棉花和纺纱、织布就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超过了纯农业收入,这也是早期工业化的表现。规模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明末清初上海县人叶梦珠在文献提到,各地客商到这个地方来采购棉布,带来的资金,白银动辄数十万两。可见不是一般小规模的经营,而是大规模经营,完全是市场经济的表现。  作为市场经济表现的另外一个特征,有了商标品牌的意识。松江棉布是优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