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打假想敌

痛打假想敌

ID:20701343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5

痛打假想敌  _第1页
痛打假想敌  _第2页
痛打假想敌  _第3页
痛打假想敌  _第4页
痛打假想敌  _第5页
资源描述:

《痛打假想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痛打假想敌我一直觉得,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文言文、八股文成了我们的假想敌和替罪羊,我们用它们发泄我们内心深处的仇恨,抚平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并在这个基础上构造我们的意识形态景观。我这样说,并不是想替传统文化、文言文、八股文翻案,我也不否认它们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而且我对它们也绝无好感可言。但这一切,都无法抹去我的印象: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文言王、八股文的确成了我们的假想敌和替罪羊。它们是如何成为假想敌和替罪羊的?这个过程揭示了怎样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是否至今还在支配我们的想

2、像和行动?便是不得不问的问题。[2]一  一切都起源于悲惨的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上许多巨大变革发生在战败之后一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都刻着“战败”二字。先是中英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帝国步步深入中土,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主权在一天天地丧失。随后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我们与日本人签下了城下之盟——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情大愤,“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大潮。我们谦恭地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试图进行变法维新,结果以惨败告终。辛亥革命成功的喜悦,很快为反革命的复辟一扫而光,知识分子终于明白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

3、道理,把目光转向西方,试图以思想革命奠定政治革命的根基。思想启蒙、文学革新,如同冲破闸门的洪流势不可挡。这时一切都具有了救亡图存的性质,带上了求医问药的特点,染上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色彩。在救亡图存的宏图大业面前,一切的一切都要在某些方面和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反映现实,界定情境”、“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社会动员,付诸行动”的功用。这便是意识形态的三大作用。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文学艺术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自身的“美悦作用”,而是取决于它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意识形态的功用。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很好发挥意

4、识形态方面的功用,更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挥意识形态的全部功用。曾经出使过日本、美国的维新派诗人黄遵宪,较早向国内介绍他在日本看到的“泰西之学”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西洋景,写过《日本杂事诗》与《日本国志》,这虽然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引起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的重视,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没有发挥出多少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严复留学英国仅三年,就对英国的文化思想有了相当了解。甲午战败之后,他且写且译,著述颇丰。这些看上去零零碎碎,却暗藏了中国人近代以来迫切需要的意识形态——“科学”(科学主义)和“民主”(民主主

5、义)。相比之下,“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更为强大一些,它的解释功能、价值规范、行动取向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进化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是批判复古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旗帜,也是维新派、革命派进行维新或推进革命的理论依据。在文学上,“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3]的文学进化论,贯穿在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鲁迅等人的文学思想中。和严复一样,梁启超也是民主主义的倡导者。早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就主张学习西方实行改革。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在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时就提出了“新民”说,认识到“欲新吾国,

6、当先新吾民”,“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  无论是严复还是梁启超,他们从海外输入的学术思想都不再是单纯的学术思想,目的都不在于探讨“学理”,而在于寻找救国的“真理”。由“学理”到“真理”,“学理”的“真理”化,恰恰是学术思想意识形态化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从深层看,中国的启蒙主义者在不遗余力地瓦解旧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在倾尽全力地建设新意识形态——“破旧”和“立新”本来就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物之两面。我们不仅热衷于把西方的学理意识形态化,而且还把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如孔孟之道、宋明理学、明清朴学)进行了“非意识

7、形态化”的处理。如果说前者的目的在于“探求真理”,那么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揭穿谎言”。限于当时危机重重的社会局势,“揭穿谎言”的过程无疑也不具有学术探讨上的严密性:它把中国制度(国体)问题归结为中国政治(政体)问题,把中国政治问题归结为政治思想问题,把政治思想问题归结为古代政治思想问题(责备中国古代文化开不出民主之花),把古代政治思想问题归结为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然后把中国传统文化化约为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化约为宋明理学,把宋明理学化约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标语口号,称之为“礼教”、“名教”、“三纲五常”,完全抛弃了

8、宋明理学中的形而上学等精密的学术思想。在此基础上,把一切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扣在儒家学说头上。这实际上是把儒家文化当成了假想敌和替罪羊,从而进行有效的思想统一、社会动员和大众控制。  化约就是简化,而简化恰恰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界定情境方面具有极强的简化、诠释功能。它能用极其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