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

ID:20743960

大小:41.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_第1页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_第2页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_第3页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_第4页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题型)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期半期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班级姓名密封线内不得答题2017年秋季初二年级半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要塞(sài)遗嘱(zhǔ)颁发(bān)锐不可当(dānɡ)B.镌刻(juān)翘首(qiào)歼灭(jiān)殚精竭虑(dān)C.悄然(qiǎo)教诲(huǐ)轩昂(xuān)屏息敛声(bǐnɡ)D.娴熟(xián)诘责(jié)佃农(diàn)正襟危坐(jīn)2.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

2、的一项是()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见,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C.他生就一幅多毛的面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D.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

3、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B.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C.良多趣味良:甚,很D.属引凄异引:连接6.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春冬之时”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笑而

5、遣之B.无丝竹之乱耳C.其反激之力D.久之,目似暝,意暇甚7、下面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为“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为“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为“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为“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8.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运

6、笔富于变化,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文笔简洁洗练。B.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三峡之水以夏水为甚,所以先写“夏水”。春秋两季,江水宁静秀丽,明净轻快,水光变幻,所以放一起写。C.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船只都被阻绝了。这是水势大水流快的通例。后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表现水流快。D.本文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讫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

7、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2分)①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②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③?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2)请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和曹植的《梁甫行》后四句中任选其一默写。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中国结古禾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整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织而成,千缠万绕,环环相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中国人的情“结”源远

8、流长。在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结绳记事”,大结大事,小结小事,不同形状记载不同事情。正如《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这可以说是中国结的滥觞。由此可见,绳结还肩负过记载历史的文化功能。③绳结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那时的衣服没有拉链,只能以衣带打结,人们用绳结盘曲成“S”形装饰在腰间,古人身上常常佩挂印鉴,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南北朝梁武帝(46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