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

ID:20752891

大小:85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5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_第1页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_第2页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_第3页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_第4页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木遗传育种的分离规律第一节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第二节分离规律的解释第三节分离规律的验证第四节显性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第五节分离规律的应用第一节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单位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character):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单位性状(unitcharacter):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相对性状(contrastingcharacter):遗传学中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2、,称为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和白花、种子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了八年(1856-1864)的试验,获得重要的成果,提出他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在这八年试验中,他选用具有明显的7对相对性状的品种作为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按照杂交后代的系谱进行详细的记载,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杂种后代表现相对性状的株数,归纳分析了它们的比例关系,得出了规律。2.举例P:表示亲本(parent)♀:表示母本(femaleparent)♂:表

3、示父本(maleparent)x:表示杂交,在母本上授外来的花粉F(filialgeneration):表示杂种后代F1:杂种一代F2:杂种二代Fn:杂种n代: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4.结论7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的共同特点:第一,F1所有植株的性状表现都是一致的,都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未表现。把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character);未表现出来的,称隐性性状(recessivecharacter)。第二,F2的植株在性状表现上是

4、不同的,一部分植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另一部分植株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即显隐性状都出现了,这就是性状分离现象(segregation)。由于可见,隐性性状在F1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未见,在F2又重新出现,并且在F2中两者分离比例大致总是3:1。第二节分离规律的解释一、分离规律的基因解释二、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后来Johannsen(1909)年称为基因(gene)。基因型(genotype):个体的基因组合.表现型(phenotype):植株所表现出来的红花和白花性状(形态)就是表现

5、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它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作用下具体的表现纯合的基因型(homozygousgenotype):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基因型。如CC或cc。也称纯合体(homozygote)。杂合的基因型(heterozygousgenotype),或称杂合体(heterozygote):成对的基因不同。如Cc。第三节分离规律的验证一、测交法孟德尔首先提出的测定杂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指把被测验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二、自交法孟德尔为了继续验证遗传因子的分离,继续使F2植株自交产生F3株

6、系,然后根据F3的性状表现来验证F2的基因型。根据孟德尔的设想,F2代中呈白花的植株,F3代应该不会再分离,只产生白花植株;F2代中呈红花的植株,2/3应该是Cc杂合体,1/3应该是CC纯合体,前者2/3的植株在F3代应再分离出3/4的红花植株和1/4的白花植株,而后者1/3的植株在F3代不再分离,全部为红花植株。三、F1花粉鉴定法举例1:糯性玉米与非糯性玉米杂交P     (非糯性)WxWx×wxwx(糯性)(含直链淀粉) ↓  ↓(支链淀粉)Wxwx碘液染色  花粉呈蓝黑色   花粉呈红棕色↓F1Wx

7、wx第四节显性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一、显性性状的表现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共显性(co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二、显性性状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显性性状的表现也受到生物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影响。

8、因遗传背景而异。举例:有角羊与无角羊杂交F1雄性有角,雌性无角三、影响相对性状分离的条件相对性状分离的条件根据分离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在完全显性情况下,自交后代(F2)分离比例为3:1,测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1。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比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2)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3)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两类配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