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经典”的樊篱

突破“经典”的樊篱

ID:2075322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突破“经典”的樊篱_第1页
突破“经典”的樊篱_第2页
突破“经典”的樊篱_第3页
资源描述:

《突破“经典”的樊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突破“经典”的樊篱新课改要求我们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下去,学生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提高,但现在一些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却被贯彻偏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追求课堂的“活跃度”。外出听课,见老师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学生活跃,老师很累、学生更累。于是出现了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就是动起来的,也是嘻嘻哈哈,胡乱搞笑,以至于在课堂上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请看这样一个听课时出现的场面:人的四种情绪

2、表现:“喜、怒、哀、乐”。这样简单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即可,老师完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而老师却让四个爱开玩笑的同学表演给大家看,闹的教室一片前仰后合,乱哄哄的,试问这就叫新课改了吗?2、学习方法模式化。今天的课堂确实比以前活跃了,但活跃之后的课堂又恢复到课改之前的状态,学生依然是死气沉沉:毫无动力可言,新课改完全是老师的课改,老师改学生改,老师不动学生不动,试问怎样提高课改效果?因此学生学习方法就变的模式化了,老师说读学生就读,老师说背学生就背,老师说讨论学生就讨论……这样简单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也是对

3、老师推行新课改积极性的一种无形的打击呢?3、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今天的课堂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讨论问题、辩论问题、收集材料、活动课时”,都分组合作学习,从形式上看,的确使得课堂较为活跃,但实际的效果是不是较为理想,从学校内部的研究课,公开课来看,流于形式的较多,注重效果的较少,这也有好几种表现:(1)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谈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的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老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

4、显得匆忙、零乱。(2)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谈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试问这样的讨论,合作学习有何作用和实效。所以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

5、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针对以上的疑问,我认为学生的学习:①应实现向现代化学习靠拢:即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个别性表现为“我会学”,体验性表现为“我爱学”,问题性表现为“我有发现”②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真正意义上的)面对新课标,老师到底怎样上课?我认为应关注:①课堂上您真的关注学法了吗?②你是“教”学生还是“引导”学生?③你组织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④你是否注意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二、评价弊端新课改强调对学

6、生进行全面、健康、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但是今天的课改却依然存在应试下的不少弊端:1、考试机制的转变。新课改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依然是看考试成绩,这与新课改不违背吗?新课改应该力求给学生和老师减负。但现在的情况却相反,学生和老师更累了,原因就在于考试惹的祸,如果考试机制不转变,新课改如同废话一样,正如今天的课堂,老师想实践几个新花样,就被学生的缄言所毁灭,试问这又有何参与课改的积极性。2、学生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学习由于老师偏向抓教学成绩,所以两极分化严重,智商低,反应慢的渐渐被淘汰,可现在新课改下依

7、然存在着真正的“两极分化”,这合理吗?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加上被动式、接受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思维方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地显现出来。在新课标下,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而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这通过课改课堂也能看出

8、来,一些原本学习不好的,不守纪律的学生,却表现出来极大的学习热情,而且表现相当优秀,也许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正是产生“两极化”的原因。的确,我们不否认那些上课不爱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少数学生分化了。但这也正是我所思考的。新课改的话题说也说不完,有不少精华我们正在贯彻,但也有一些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