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窑洞

黄土高原的窑洞

ID:20754065

大小:1.2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5

黄土高原的窑洞_第1页
黄土高原的窑洞_第2页
黄土高原的窑洞_第3页
黄土高原的窑洞_第4页
黄土高原的窑洞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的窑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土高原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黄土高原的窑洞是怎样形成的?1.窑洞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有重要关系。2.它坐落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上,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由于气候影响形成了这一现象。3.风从遥远的北方把黄土带到中国的西北高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就形成了陕北这块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为什么人

2、民喜欢住在窑洞里?1.因为土窑洞省工省力,东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2.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而黄土高原适合营造窑洞。3.延安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而且明亮。4.剪纸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怎样建设窑洞?1.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2.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3.以黄土层为

3、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那里的人民相处如何?1.宅院主人认为有钱有名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全家人平平安安、和睦舒心才是最重要的。2.当要举行很隆重的庆贺仪式,主人要在窑里外贴红色的剪纸,门口贴对联,还要放鞭炮。村中亲朋好友将前来贺喜,主人则请他们喝酒吃肉,自有一番热闹。窑洞对他们的风俗习惯有什么影响?他们积累了一大笔财富以后,便开始大兴土木,仿照京城四合院的样式,并根据农村生活、生产的需要,在空间布局、建筑结构、装饰手法上取精用宏,修建住宅,逐渐形成了这一兼具城市和农村民居

4、特色的住宅群落。窑洞对那里的文化有什么深远意义?1.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几百年来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家庭结构、伦理观念、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2.剪纸的种类有窗花、炕壁花、窑顶花、神龛剪纸、婚丧剪纸等花样,在不同时间和场合贴不同的剪纸。剪纸中有十二属相、龙凤呈祥、花篮、蝴蝶等。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

5、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靠崖式窑洞(崖窑)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下沉式窑洞(地窑)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独立式窑洞(箍窑)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

6、,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