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ID:2075650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雨巷》优秀教案_第1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2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3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4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巷》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雨巷教材分析:从课文本身看,课文通过写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抒发了作者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丝微茫的希望。《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生发,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

2、体会诗人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此前,我们跟随着徐志摩领略那夕阳西下时分康河康桥富有异域风情的美景,我们不禁深深沉醉,感受到诗人恋恋不舍的情感;今天,我们走近戴望舒欣赏这烟雨迷茫之中

3、江南古巷独具民族特色的风情(展示图片)大家是否怦然心动?从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

4、《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

5、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三、赏析全诗。(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寂寥(jìli

6、áo)惆怅(chóuchàng)(二)学生先齐读,再自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如,音乐美:1、诗歌的节奏美:继承<<诗经>>重章叠句的传统,形成诗歌回还往复的节奏。词语的反复使用如彷徨、哀怨、惆怅等,也加强了诗歌的节奏美。2、诗歌的韵律美:押韵:长、巷、娘、怅、样等;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三)再读本诗1、听《雨巷

7、》歌曲。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你感受和体验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速去朗读呢?明确:主要内容:诗人追寻丁香女子而不得。感情基调: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词语、结构等来突出这种“舒缓悠扬、低沉哀婉”的节奏和情感的?示例:音乐美A、句式:排比重复(如第二、三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用排比手法,“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重复出现,突出了姑娘的特点,同时又在反复吟咏中带着淡淡的忧愁

8、,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还有首尾节内容重复,加强了这种回环往复、舒缓哀伤的效果。)B、词语:重叠复沓(如“悠长,悠长”“哀怨,哀怨又彷徨”,词语重叠复沓,突出强调,并形成舒缓悠扬的节奏。)C、押韵:富音乐美(如第一、二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形成舒缓悠扬的音节,同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