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ID:26657566

大小:84.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雨巷》优秀教案_第1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2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3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4页
《雨巷》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巷》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雨巷》教案戴望舒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合作研讨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

2、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很多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诗意、美感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二、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3.5~1950.2.28

3、)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6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很大。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4、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四、整体感知: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

5、什么样子的呢?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雨巷》的感情基调?明确:孤独、忧伤、惆怅、失落、哀怨2、问:古代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表愁怨和忧伤。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柳永《雨铃霖》3、问:那我们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明确:低沉、缓慢、略带悲伤。(放录音)正字音听朗读带,正字音

6、(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彷徨pánghuáng寂寥jìliáo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chàng颓圮tuípǐ五、整体解读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6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2、具体解读意象1)雨巷雨:迷茫、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

7、2)篱笆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3)油纸伞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4)丁

8、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古典诗词中有关丁香的描写: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韦庄各自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李珣西窗白,纷纷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