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预压成果报告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

ID:20759780

大小:456.4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5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_第1页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_第2页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_第3页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_第4页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挂篮预压成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青高速铁路工程表A.0.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JQGTSG-9编号:致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济青高铁监理站: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32)m连续梁180号墩挂篮预压试验成果报告,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32)m连续梁180号墩挂篮预压试验成果报告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2、年月日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JQGTSG-9标段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32)m连续梁180号主墩挂篮预压试验成果报告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青高铁项目部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JQGTSG-9标段成果报告目录1挂篮预压的目的及意义12挂篮预压的组织实施12.1总体方案12.2预压实施情况23试验数据收集34数据分析54.1主桁架变形分析54.2180小里程挂篮预压数据分析64.3180大里程侧挂蓝预压数据分析84.4吊带及横梁弹性变化分析105结论126过程照片131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青高铁项目部二分部地址

3、:昌邑市饮马镇下小路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JQGTSG-9标段成果报告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32m连续梁180号墩挂篮预压试验成果报告1挂篮预压的目的及意义为了检验挂篮使用的安全性、检测并获取挂篮的弹性变形量、消除其非弹性变形等,为挂篮的后续使用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障措施,也为线型监控单位提供的计算依据。2挂篮预压的组织实施2.1总体方案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连续梁施工采用菱形挂篮施工,挂篮分左、右两幅共计四对(8套),每个主墩上各一对,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项目的参考资料,对于此挂篮进行了加载实验,本次挂篮加载试验,于180#墩现场

4、进行。先在地面按4米间距,铺设导梁,由工字钢和钢板进行大致调平,再将挂篮的两片主桁架在导梁上拼装完成后,镜像摆放,各采用4根Ф32精轧螺纹钢锚固后锚、前锚,在前支点处安装350T千斤顶,通过液压千斤顶逐级进行加载试压测挂篮变形和强度。在地面将两前后横梁平摆,采用精轧螺纹钢连接吊带,中间安放30T千斤顶,通过千斤顶逐级加载,模拟吊带受力情况,检查吊带、销轴、精轧螺纹钢连接情况及受力后的弹性变形,以修证挂篮主桁架的弹性变形情况。通过两者组合,基本能够模拟出挂篮整体受力情况下各荷载的变形情况。15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青高铁项目部二分部地址:昌邑市饮马镇下小路新建济

5、南至青岛高速铁路JQGTSG-9标段成果报告1.1预压实施情况挂篮预压在180号主墩附近场进行。自2016年7月22日开始,当天完成加载,第二天完成卸载。挂篮压载采用千斤顶压载,压载的重量为计算前上横梁传递至前支点的最大反力,具体数值来历见《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32m连续梁施工挂篮地面拼接预压方案》。压载时按最大节段混凝土重量的1.2倍考虑。压载分为四级,第一级,达到压载重量的20%,保持荷载0.5个小时。第二级,达到压载重量的48%,保持荷载0.5个小时。第三级,达到压载重量的100%,保持荷载0.5个小时。第四级,达到压载重量的120%,保持

6、荷载0.5个小时。保持荷载2小个小时以上后卸载。卸载按上述五级分别进行。由于试验过程有大吨位千斤顶,操过工人必须保证安全,试验位置不得位于精轧螺纹钢端头、侧面和千斤顶附近,防止压载过程中精轧螺纹钢脱扣伤及人员。加载后必须有一定的持荷时间,并在确认安全的状况下方可进行量测作业。试验由项目分部金露负责技术指导,技术主管孟永涛负责技术和安全交底,技术员刘园监控记录,安全员刘子聪负责安全过程盯控、领工员廖孝武负责现场组织,监理工程师梁峻玮全程旁站,由专业司油泵操作工人2人,辅助操作工人2人。本次荷载试验,经过项部经理部精心组织,按照《北胶新河特大桥跨同大街32+48+

7、32m连续梁施工挂篮地面拼接15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青高铁项目部二分部地址:昌邑市饮马镇下小路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JQGTSG-9标段成果报告预压方案》进行,取得了成功。经过试压,不但消除了菱形挂篮主桁架自身的非弹性变形,取得了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也取得了吊带的弹性变形,为主梁进入正常循环悬臂浇筑施工提供参考数据。1试验数据收集主桁架试验测点选择在两菱形架A(后锚点)、B(前支点)、C(前吊点)、D(前支点立柱)四个节点间的长度变化。吊带预压试验测点选择两吊带(H1、H2)及横梁预压范围中部间距(H3)。测量仪器用钢尺。试验共作三次。两主菱形架同时进行,吊带

8、预压在两主桁架预压完成持荷阶段进行。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