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

ID:20773274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6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_第1页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_第2页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_第3页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_第4页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备战2018: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精心总结  不少同学期中考试后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期末考前把成绩提上来,其实很简单,期中考试哪道题不会,就把答这道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做汇总,然后每天只刷这一种题。把这种题都做会之后,再做另外一种题。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都在用这种学习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下面是一位中考语文阅卷老师总结的阅读理解的一些答题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做好阅读理解题有帮助。  1)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结尾的作用  1、

2、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一话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

3、、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

4、子连起来读一遍,是否有语病,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语句赏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5、或用了动词、形容词……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

6、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设: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删词句。  答题方法及步骤:1、表明观点;2、分析原句优点;3、分析改句缺点。  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

7、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