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ID:2077827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第1页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第2页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第3页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第4页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文言翻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陈友良  2005年高考,全国16份语文试卷中,文言翻译的分值,尽管多数省市仍保持在2004年的8分上,但三份全国试卷,则都由上年的8分增加至10分。高考加强文言翻译考查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按理说,翻译这一块应该拿到较好的分数;但事实证明,得分并不理想。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些规律可循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以近两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的翻译题为例,将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所谓“三大纪律

2、”,讲的是文言翻译的三项原则。  翻译时,能直译的要尽量直译,这是主体。只有在直译不能达意时,才辅以意译。如2004年全国卷15题的“善壮其说”,其中的“壮”,一般有“健壮”、“雄壮”、“强盛”等义项,但选哪一个意项直译起来都不能满意。所以,只好依语境,将“善壮其说”意译为“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这种情况毕竟只是少数。  这是译文标准中的“达”字。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有语病。同时,译文的用语要得体。比方说“乞骸骨”,译成“乞求骸骨”,当然不妥;译成“申请退休”,又似“现代”了点;译成“告老还乡”,就比较得体了。  既然是“纪律”

3、,那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是总体理念。具体操作还得有“八项注意”。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中是很普遍的,主语、谓语、宾语,包括介词、介词宾语等都有省略,翻译时要把它们补出来。如:  1.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2.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例1中介词“以”后省了宾语“之”,即“遂以白就”,翻译起来就是“立即把禀告阴就”。如果不补出这个“之”字,译文中的“以”就无法有着落。例2中“贤”和“愚”都有省略现象。这种省略的特点,是只留下了修饰语,省略了中心词。象“贤”后省略了中心词“人”,“贤”即“贤能的人”,同样,“愚”即“愚

4、蠢的人”。如果不清楚这种省略类型,将“贤而多财”译成“贤能而多财”,则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了。  一些特殊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译时大多要调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此外,由介词“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常作补语,译时一般可调为状语。如:  3.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4.奇之,立许字以女。  例3“奚以”是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译时调语序为“以奚”即“凭什么”,整句意思是“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立许字以女”,“以女”是介宾短语做动词“字”的补语,译时要调语序为“以女字”,翻译为“把女儿嫁给他”。  通假

5、字指有些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翻译时要把它们准确地找出来,并译出其本字的意思。如:  5.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聚其所而众星共之。  例5“裁留身粮”中的“裁”通“才”,仅仅、刚刚的意思,“裁留身粮”就是“仅仅留下自身的口粮”;课文《促织》中有“手裁举”,用法与此同。例6“众星共之”中的“共”通“拱”,环绕的意思,“众星共之”就是“众多的星星都环绕着它”。  常见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等,翻译时必须首先判断是什么句式,然后才能译出句式特点。如:  7.此金者,

6、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8.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例7是以“……者……也”为标志的典型的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这句的译文是“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例中“尤为帝所礼重”,“为……所……”表被动,翻译时要体现这种关系,译为“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  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现象相当普遍,翻译时必须善于辨别,认准是哪一类活用,从而做出相应的翻译。如:  9.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10.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例9“人重其贤”中的“重”,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敬重”,“人重其贤”就是“人们敬重他的贤

7、德”。例10“乐之”中的“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乐之”即“以之为乐”,以在亭间饮酒为乐事。  文言和现代语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现在词义上,有些文言词的字形虽与现代汉语的某些字形相同,但意义、用法却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变化,误以今义释古义,要么会语意不通,要么会歪曲原意,因而要谨慎分辨。如,  11.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1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贫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例11中的“穷”,今天作“贫穷”讲,而这儿是“困窘”、“窘迫”的意思。这一句的翻译应当是:“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却能没有危险

8、的君主。”古汉语中,一般“贫”作“穷”讲,“穷”作“困”讲,与现代汉语不同。例12中的“妻子”,是“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