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

ID:208270

大小:282.00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7-07-03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_第1页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_第2页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_第3页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_第4页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二级康复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及二级预防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秦学文WHO心脏康复定义要求保证使心脏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的活动总合,从而使病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位置,并能自主生活。心脏康复既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事物,它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六十余年历史。80年代确立了心脏康复的功绩。O,Connor报告(Circulation1989,80:234)4554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随访3年康复组对照组心血管死亡率20%27%致死性心梗康复组比对照组降低25%O

2、ldridge等研究(JAMA1988,260:945)心肌梗塞病人4347例康复治疗开始:最早第8周,最晚第36周运动训练持续时间:6-48个月康复效果:康复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平均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与参加康复治疗时间长短有关心脏康复的功绩在于开展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脏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多形式的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多学科:心血管内科外科理疗科多门类:营养医学运动医学药物学 心理学伦理学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

3、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现代心脏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心理康复医学康复是应用临床医学方法为康复服务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改善功能或为以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目的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减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减少再次心梗或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卧床对早期心梗病人的有利影响基础代谢减低减轻心脏压力,减轻心脏负荷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和防止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减少和避免心脏破裂长期卧床对心梗病人的不利影响运动系统:体力活动能力下降,肌力下降,关节挛缩呼吸系

4、统:肺通气减少,肺不张,肺炎消化系统:食欲减低,便秘血液系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理压力加大,抑郁症发生体力运动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有利影响促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减轻体重和调整血脂维持和增强活动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冠心病心肌梗塞危险分级低度危险患者LVEF≥50%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肌缺血表现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律失常无并发症心电图运动试验≥6METs(发病后三周)中度危险患者LVEF31-49%心电图运动试验强度<5-6METs不能适应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运动

5、诱发心肌缺血高度危险患者LVEF≤30%安静或运动诱发复杂心律失常运动时SBP下降2KPa心原性猝死复苏者心梗并发CHF、心原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冠心病或运动诱发严重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康复评估方法和应用心电图、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试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心肌梗塞后心电图运动试验目的危险分级以确定监护强度确定运动诱发心肌缺血选择和评估治疗方法评价心室功能、心律失常评价功能储备:确定安全的运动极限;制定运动处方;确定活动力的丧失危险分层或康复治疗效果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运动负荷采用病人症状或

6、体征来控制试验终点40岁以下采用>85%的APMHR和7MET作为标准40岁以上采用85%的APMHR和5MET作为标准※APMHR是指按照年龄预期的最高心率心肌梗塞康复分期(三个阶段)Ⅰ期住院康复期Ⅱ期中间期(出院至出院后3月)Ⅲ期维持期(出院后3月至终生)Ⅰ期康复目标减轻绝对卧床休息对机体和心理的不利影响,防止静脉血栓、肺血栓,减轻压抑和焦虑,促进体力恢复。Ⅰ期康复治疗内容卫生知识教育,心理治疗,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个人生活自理,步行训练等训练监护:心电监测、血压监测活动强度:不应出现任何症状,心率增加10

7、-20次/分Ⅱ期康复目标逐渐恢复一般日常活动(轻家务劳动、日常娱乐活动)运动能力达4-6METsⅡ期康复治疗内容室外散步、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家务活动、园艺活动。活动强度为40-50%最大心率。Ⅱ期康复运动监测一般不需监测Holter监测门诊随访Ⅲ期康复目标巩固第Ⅱ期康复治疗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生活和工作状态Ⅲ期康复治疗基本原则个体化:应根据各人的年龄、性别、心理状况、疾病、患病前状况、爱好制定循序渐进:这是根据生理学规律提出的学习适应过程运动效应持之以恒兴趣性原则全

8、面性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可以采取间断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靶强度,即:必须达到一定训练阈值水平,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这种阈值称靶强度。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运动时心率代谢当量来计算。运动强度预计方式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次分)=170-年龄心率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