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

ID:20837816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6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_第1页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_第2页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_第3页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_第4页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蒋廷黻对善后救济主张的宣传与践行  1942年,随着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开始在英美的倡导下筹划战后世界的善后救济事宜。1943年秋,在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任上的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民国时期着名历史学家、外交家)被派往美国,参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创建工作。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1943年11月9日,包括中国在内的44国代表在美国白宫签署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协定》。  这样,作为联合国的第一个专门机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先于联合国主体而正式成立。此后,蒋廷黻以联总中央委员会中国代表的身份常驻华盛顿,翌

2、年春,去政务处长职,专任联总中国代表及中央委员会委员,参与联总早期的各种活动。  为了执行联总在中国的计划,负责中国的善后救济事务和开展相关活动,1945年1月,国民政府在重庆设立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任命蒋廷黻为署长。担此重任后不久,蒋廷黻就撰写了《善后救济总署之性质与任务》,特别是1946年初他代表行总撰写了《善后救济总署:干什么,怎么干?》(以下简称《干什么,怎么干?》)一文,对行总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中国善后救济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述了较为系统的善后救济思想。在此前后,蒋廷黻为宣传、践行自己的善后救济主张,在联总和中国国内做了大量细致的、具体的工作

3、。  一  蒋廷黻的善后救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干什么,怎么干?》一文中,归纳起来大体为三个方面。  (一)在阐述救济与善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寓建设于救济之中的理念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破坏和灾难,人们迫切需要得到救济,更需要战后的重建。因此,根据联总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借鉴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经验,蒋廷黻在《干什么,怎么干?》一文中首先对善后与救济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善后与救济都应兼顾,但善后是主要的,救济是次要的。  因为前者是短期而消极的,体现了人道主义这一基本原则,然而难收一劳永逸之功效,而后者则为长期且积极的,它更多关注

4、的是进步与发展。[1](P242)蒋廷黻虽然提出了在某种条件下,救济是必须的[2](P3),因为有三种人急需得到救济---城市遭到严重破坏而无所安身的人、孤儿和残疾人、穷苦的难民和流民,并且他还提出了救济的几种主要形式---急赈、特赈、工赈和遣送难民等。[3](P21)但同时他又明确指出:救济是消极的。救济本身不能解决我们的经济问题。[4](P3)他还尖锐地指出:许多人迷信救济,其实救济是治社会经济的最下策。为此他估算分析说:拿我们中央政府战前一年的整个预算去办救济,我们不能养活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5](P3)何况联总筹备援华物资中,救济物资仅占1/3,善后物资占2/3.因此,他认

5、为要从根本上医治战争的创伤,实现国家经济的复兴,拉近与国际水准的差距,仅仅只有救济这种短期行为是绝对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重视善后,即重视战后建设,实现生产自救,他强调:善后就是救济,而且是最好的救济,我们的出路不在救济而在建设。[6](P4)据陈之迈回忆,还在1944年6月他去华盛顿就任驻美大使时,曾与蒋廷黻就中国的善后救济问题进行过交谈,当时蒋就提出:倘如我们能够善用国际援助,于救济之外,兼顾建设,寓建设于救济之中',对于国家的贡献就更大了。[7](P47)当然,蒋廷黻还认为:在未建设新的以前,我们必须恢复原有的。我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公路、航运、电报、、工

6、厂、矿场、水利、医院,然后可以建设新的。[8](P6)这就把善后过程中先恢复、再建设的关系作了阐释,从而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由上可见,蒋廷黻在分析了救济与善后的关系后,强调了必须寓善后于救济之中,既做到标本兼治,又以治本---善后为主体,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救济的目标,使百姓最终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二)提出了不同行业善后的各项具体措施与设想  既然善后重于救济,那么哪些行业、部门需要善后、如何善后?蒋廷黻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与见解。  首先,他把交通善后摆在首位。他的理由是:在抗战时期。我们备受交通困难之苦。如不提前恢复运输和电信,纵使联总将来送我们许多粮食、

7、衣料、药品和其他物资,这些好东西势必会堆积在上海、天津、广州等港口,于内地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并无好处。若从长期的救济建设着想,交通也应该有最高的优先权。[10](P6)他还以津浦铁路为例,论证了他的这一长期救济建设观点。他分析:日本投降后,交通部一定要恢复津浦铁路,届时行总除了从联总获得钢轨、货车、客车等铁路器材以外,还可以将部分救济物资如粮食、衣料等作为工资发放下来,用于支持铁路的修复工作。他认为这一做法,在交通部属于善后,在行总则属于救济。而一旦铁路开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