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

ID:20865715

大小:4.44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8-10-17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_第1页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_第2页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_第3页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_第4页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亚段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开采过程中对增长措施实时监测,确定波及效果,及时修改实施计划。除此之外,井间地震法还可以在开采过的老油区内直接寻找漏失的隐蔽圈闭。(4)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50年代开始研究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面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欠缺的主要研究手段。根据地质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模拟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采出程度、剩余储量丰度、剩余可采储量丰度等表征剩余油分布的参数。但在使用上却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原因在与地质模型建立的精度和和模拟运算需要大量静、动数据,拟合时间长、费时,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比较高。(5)油藏工程方

2、法目前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油藏工程方法中最广泛应用的是示踪剂技术,包括单井回流示踪剂试井和井间示踪剂测试。井间示踪剂测试是将两种或多种在油相和水相之间具有不同分配系数的示踪剂注入井中,根据在观察井中所监测到的示踪剂之间分异的程度确定示踪剂响应曲线,根据层析理论,最后确定出平均的井间剩余油饱和度,其效果应先用良好。(6)开发地质学方法开发地质学是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主要方法之一,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油藏地质精细描述,揭示微构造、沉积微相及油藏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应用储层相控建模、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神经网络等研究手段寻找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从应用角度讲,上

3、述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剩余油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应该综合应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油层物理学、流体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知识阐述剩余油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1.2.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入水未波及到或者波及程度比较低的部位;在微观上,主要指由于驱油效率低而遗留的剩余油【51,鉴于应用效果快,剩余油的宏观研究相对较多。韩大引6】(1995)将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宏观上分为8种类型:①不规则大型砂体的边角地区,或砂体被各种泥质遮挡物分割所形成的滞油区;②岩性变化剧3第一章前言

4、烈,主砂体已大面积水淹,其周围呈镶边或搭桥形态存在的差储层或表外层;③现有井网控制不住的砂体;④断层附近井网难以控制的部位;⑤断块的高部位,微构造起伏的高部位,以及切迭型油层的上部砂体;⑥井间的分流线部位;⑦正韵律厚层的上部;⑧注采系统本身不完善,如有注无采、有采无注或单向受效等而遗留的剩余油。巢华庆(1997)171将剩余油宏观分布分为10种类型:①井网控制不住型;②成片分布差油层型;③注采不完善型:④二线受效型;⑤单向受效型;⑥滞留区型;⑦层间干扰型;⑧层内未水淹型;⑨隔层损失型;⑩断层遮挡处的剩余油。将剩余油微观分布分为两大类:①是由于注入水的微观指进与绕流而形成的微观团块

5、状剩余油;②是滞留于微观水淹区内的水驱残余油。俞启泰(2000)[Sl将剩余油宏观上分为三大富集区:①注水高粘原油正韵律油层顶部未波及剩余油;②边角影响未波及剩余油;⑨层系内由于各小层物性差异而开采不均衡形成的未波及剩余油。1.3研究区概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1.3.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滨南油田滨三区的东北端,北临滨县凸起,东接滨二区(图1.1),构造上属于滨南断裂带二台阶,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向南西倾伏的牵引鼻状构造。沉积相以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面积约6kin2,其中含油面积3.47km2,储量751.7x104t,油藏埋深1450.1720m,沙三下亚段可分为四个砂层组,各

6、砂层组分别有5、4、5、5个小层,共19个小层。图1.1滨南油田毕家地区位置示意图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截止到2007年07月份,毕家地区沙三下总井数75口,其中投产油井51口,开井26口,总注水井24口,开注水井15口,平均单井日产液能力13.4t/d,平均单井日产油能力2.75t/d,综合含水79.5%,累积产油量159.46×104t,累积产水241.58×104t,采出程度21.21%,采油速度0.3l%,平均含水上升率3.75%,年注水量12.25×104m3,年注采比为0.95,累计注水476.47×104m3,累计注采比1.08。总压降7.76MPa,平

7、均动液面938.76m。1.3.2目前存在的问题毕家地区沙三下油藏在沉积过程中,受同生断层、地形坡度、沉积相变等因素的影响,油水关系复杂,砂体连通关系不清,进入高含水期后,主力层沙三下亚段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这些问题影响到油藏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改善,最终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储层物性、砂体连通性、油水关系并最终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有效预测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剩余油挖潜方案是现在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该油藏剩余油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