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ID:20866834

大小:6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1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2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3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4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T盾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四、解释剥削现象的科学理论1.剩余价值理论不是解释剥削现象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井用的,迅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冉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接受。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屮列举了

2、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奋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火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2.用不平等竞争解释剥削现象的理论具有科学性在解释剥削现象的W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不成立的,而英国经济学家琼&»8226;罗宾逊1933年用不平等竞争来系统地解释剥削现象的理论具冇科学性。按照她的理论,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劳

3、动市场的买方垄断都能产生剥削,行业准入限制也能产生类似剥削的现象(参见琼牀8226;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6页)。冇人认为琼•罗宾逊解释剥削现象的理论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而是不科学的(参见杨德明:《当代两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6—338页)。其实并非如此。要解释剥削现象,首先是区分剥削的质的涵义与量的涵义。剥削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质的规定性是利用特殊的垄断条件支配他人劳动、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行为。奴隶主利用直接占有奴隶的方式进行剥削,地主利用占有土地的方式进行

4、剥削。剥削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一种用物来支配人的经济关系,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经济行为方式。如果没有财产私人垄断条件或其它垄断条件,就不能产生剥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利用资本的垄断条件,通过雇用劳动的方式来无偿占宥工人的劳动产品及其价值,从而获得净利润。雇佣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不等价交换关系,资本家就是利用劳动的买方垄断价格进行剥削来获得纯收入的。对于剥削的质的规定性,琼•罗宾逊的解释当然是正确的。剥削的量的规定性,即剥削程度的衡量,人们的解释是不同的,站在被剥削者的角度上,就用利润与工资的比率來衡量,站在剥削者的角度上,就用利润与资木的比

5、率來衡量。利润又宥毛利与纯利或净利润之分,涉及到利润是杏包括资本家的劳动收入问题。如果抛丌对浄利润的不同解释问题,利润作为价格与成本的差额,与商品的价格密切和关,只有在商品价格恰好等于价值量的前提下,利润才能成为衡量剥削率的数量指标之一。所以,琼•罗宾逊指出剥削率是“净利对工资的比率”,足以解释剥削的程度或量的涵义(参见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页)。琼牀8226;罗宾逊确实否认了劳动价值论,但这不影响她对剥削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进行解释。价值的生产是价值分配的前提,也是价

6、值能够被剥削的前提,所能说明的不过是剥削现象产生的吋能性,剥削在质上是对劳动价值的占宥,与劳动价值的创造没宥直接的联系。剥削在量上是劳动的价格低于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差额,价值只有表现为价格,使价值与价格在量上能够进行比较,只有通过商品价格与成本的差额,才能阐明剥削的程度。至于琼•罗宾逊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的方法,是“工资小于边际物质产品乘商品的价格”,或者是其它进行量化的方法,并不妨碍用垄断或不平等竞争来解释剥削现象本质上的科学性(参见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5页)。何况马克思早就阐明了“价值量的实

7、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和对表现即和对价值量上”,我们本来就不该在现实屮去寻找正好等于价值量的成木或价格(参见《资木论》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页)。至于实际生活中的剥削行为的种类和剥削程度的衡量,需耍确定究竞哪些不正当的价格竞争行为才属于剥削行为,并规定具体的数量界限,这些都是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以一定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为依据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木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木家永远是资木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

8、没宥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