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ID:22918176

大小:9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1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1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2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3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4页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T盾行政论文范文大全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矛盾我岡现行的分配制度,不仅充分肯定了按劳分配的合理性,也肯定了按生产耍素分配的必耍性。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货币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否属于剥削呢?由此乂涉及到解释剥削现象的网种理论。一种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另一种是琼&»8226;罗宾逊的不平等竞争理论。探讨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W题,不仅具冇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冇重要的实践意义。一、劳动力价值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1.提出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原因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指出了劳动虽然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却是价值的唯一源泶,已经为解释

2、剥削现象奐定了咯实的基础。剥削作为利用资源占有权参与价值分配的一种不劳而获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完全可以在价值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巾找到。然而,在他看来,“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参见《资木论》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6页)。他试图证明,“即使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相等,资本也一定可以形成。资木的形成不能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偏离来说明”,“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参见《资本论》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8—189页)。他研究剩余价值的理论起点在此确

3、定,即以等价交换为假定前提来研究剩余价值的产生。等价交换的涵义是什么呢?就是所宥的交换都是等价的,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与他从社会屮拿回来的产品屮包含的物化劳动量是相等的。等价交换本身就表明市场上不存在任何造成不等价交换的条件,不存在任何垄断或不平等竞争,所有的社会主体在市场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这~假定前提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仅不能用贱买贵卖來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而且也不能用不等价交换的实例作为证明U己论点的论据,所用的实例必须符合等价交换的前提,不能与之相悖。这个假定前提使马克思进入了一个纯粹的理想社会的境界,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研

4、究思路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交换确实不创造价值,侃并不等于不能通过贱买贵卖来占有或剥削价值,他把创造价值与占冇价值两个不同的命题混淆了。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价值分配关系的唯一基础,没宥劳动创造的价值,就谈不上对价值的占宥,这是毫无疑义的。剥削是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成果的侵占,而侵占的手段正是所谓“Y•等”的交换关系,交换冰使得劳资双方的资源归属关系发生改变,没有事实上存在的不等价交换,资本就不能增值。为Y避免既定的等价交换这一毫无事实根据的前提而带来的无法克服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引入劳动力价值范畴,通过双重标准来解释剩余价值的产生。这就是马克思提出劳动力价值范

5、畴的根本原因。如采没宥等价交换这个假定前提,他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提出劳动力价值范畴。2.确立劳动力价值范畴的方法属于循环论证劳动力有没有价值不是可以通过逻辑证明的命题,而是对事实木身的客观描述问题。劳动力是人本身的一种Cl然属性,与劳动、劳动者、劳动产品都不同,不是一个独立的外界对象,任何人都无法证明劳动力价值的存在。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参见马克思:《资木论》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因为劳动力没冇价值,马克思要证明劳动力价值的存在,只能采用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证明

6、劳动力价值这种循环论证的方法。他提出劳动力价值范畴时,并没有遵守自己设定的等价交换为前提的讨论规则,论证一开始劳动力的买卖双方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买主已经是“货币所有者”,卖主则是“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的“自由人”(参见马克思:《资木论》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1一192页)。这确实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遗憾的是,这一事实不能纳入他证明劳动力价值范畴乃至剩余价值范畴的理论之中,原因在于他的论点及其证据必须与等价交换的前提保持一致,不等价交换的实例不能为他所用。1.采取以量代质的方法确立劳动力价值范畴劳动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

7、的,这没冇问题,但不能说劳动力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因为产品是人作用于物的结果,而劳动力则是人木身的属性,可是,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就是这样解释的,只是我们去掉了中间的过门,使之更加清晰可辨。劳动力与其它未经劳动加工的物质要素都属于生产要素,都不属于劳动产品,都不能用价值来说明。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推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有“价值”,补偿生产要索的劳动的价值,也可以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进一步分析,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价值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量。他并没宥概括出劳动力价值的内涵,劳动力价值指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只给出了劳动力价值量的涵义,当然也不是科学涵义

8、。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用量的概念代替了质的概念。劳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