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

ID:20868760

大小:7.3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17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_第1页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_第2页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_第3页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_第4页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_1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2010年1月8日关于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遵循的四字原则:动、等、定、变。关于平衡动:平衡不是一潭死水,是动态的。等: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定:保持平衡的特点:平横总保持稳定。变: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关于平衡平衡: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所处的一种状态。平衡:人体处在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下以及不论处于何种位置时,当运

2、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人体平衡动作的力学原理一、基本概念(一)力与力系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体运动中的力主要是人体与地面、器械、流体的相互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系:是反映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组力。①汇交力系:作用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②平行力系: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③平衡力系:在力系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力系。关于支撑面支撑面:人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保持平衡所依靠的表面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

3、的表面支持面的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即身体的稳定性支撑面大,稳定性强,不容易移动维持平衡即是保持人体重心在支持面范围内关于人体重心概念:人体全部环节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叫人体重心。特点:人体重心不象物体那样恒定在一个点上,不仅在一段时间内,要受肌肉和脂肪的增长或消退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每仪瞬间,也要受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要受人体姿势变化的制约,随姿势的改变,有时甚至移出体外。例如;体操中的“桥”,背跃式跳高的过杆动作等。研究人体重心的意义:评定一个体育动作

4、的质量,分析其技术特征和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无论是动力性的动作还是静力性的姿势,探索其运动规律时,都离不开人体重心。平衡功能正常时:1、保持体位2、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3、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映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心高度支持面的面积重力线到支持面边缘的距离(稳定角)稳定角:重力作用线同重心与支撑面相应边界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稳定角越大,稳定性越好;稳定角越小,稳定性越差;稳定角为零,人体处于临界状态如蹲距式起跑‘预备’中运动员尽可能将重心抬高并前移,以减小前进方向的稳定

5、角,以便快速破坏平衡。平衡的生理学机制人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平衡,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相互作用以及合作①适当的感觉输入(视觉、本体感觉、前庭)②交互的神经支配和抑制③大脑的整合作用④正常的肌张力⑤骨骼肌系统产生适宜的运动关于平衡的三个系统前庭(内耳)系统—感觉头部运动视觉系统—观测运动本体感觉系统—(肌肉和关节)感觉肌肉长度、张力的变化以及关节所处位置本体感觉系统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腱和关节等部位。提供身体移动时肌肉长度、肌肉紧张程度以及关节位置的相关信息躯体感觉系

6、统研究表明,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持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此时身体的姿势控制主要依赖于躯体感觉系统,即使去除了视觉信息输入(闭目),摆动亦无明显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根据三种感觉输入必须迅速判断哪些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选择出那些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一旦中枢神经系统做出正确的决定,命令被传送给肌肉,相应的肌群以协同运动模式应对姿势变化,调整身体重心回到原范围内或

7、重新建立新的平衡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通过下肢和躯干肌肉以固定的组合、固定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维持站立平衡的目的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通过三种对策来对付外力或支持面的变化以维护站立平衡,包括踝关节运动模式、髋关节协同运动模式及跨步运动模式平衡的分类静态平衡: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的能力--等长收缩动态平衡:--等张收缩①自动动态平衡:②他动动态平衡:损害平衡功能的常见疾病神经学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脑瘫、外周神经损伤、肌病…)周围性前庭系统障碍(迷路和

8、前庭神经)老年人跌倒骨科创伤疾患(股骨颈骨折、颈性眩晕…)平衡评定的目的确定障碍是否存在确定引起障碍的原因确定治疗方向再评定,以确定治疗的有效性预测患者发生跌到的危险性平衡功能评定的方法观察法:单腿直立检查法、强化的Romberg检查法量表评定法: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Tinetti量表(performance-orientedassessmentofmobility)功能性前伸(functionalreach)跌倒危险指数(f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