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

ID:20871053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7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_第1页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_第2页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_第3页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_第4页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新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初探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音乐课程评价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标准性原则。并且对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那么,具体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呢?笔者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情感”评价 

2、 现代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为依据来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音乐课程目标具体涵盖了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式、知识与技能。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必须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核心的目标。它包括“丰富情感的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体验

3、、感染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例如《七子之歌》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AB二段。A段旋律平稳,在中音区,力度中弱,学生用平稳,柔和的声音表现对母亲的依恋之情。B段旋律走向高音区,力度较强,用呼唤性的音调表达企盼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感情。如《桑塔·露琪亚》的教学中,曲式结构同上,A段用母音“lu”来哼唱旋律,B段用“la”来哼唱旋律,目的让学生放松声带,控制气吸、打开口腔、训练声音的统一,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可用多种教学手法,A段

4、由一人领唱,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表现小船在海面上轻轻荡漾的迷人景象。B段全班齐唱,以饱满的声音表达船夫们热情奔放的性情。可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将歌词的意境融入于教学中。也可进行“识谱”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也可用多媒体的教学,学生直观感知音乐的内涵,达到声情并茂,神形兼备,情感交融的教学境界。又如蒙古舞蹈《天堂》用肢体语言表达,粗犷、豪放、舒展大方的特点,以赞美草原的辽阔、美丽、抒发对祖国家乡生活的热爱。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热烈欢快、清脆、悠扬的笛声,表达人欢马叫、你

5、追我赶运粮忙的热闹场面,和为国家多运粮、交好粮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去表现音乐情感,用自己的歌声、乐声、肢体语言来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也是音乐教学要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学评价要始终把握“情感”这一核心,情感应成为音乐教学的灵魂。  二、过程评价  音乐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实现的。这里指的“实践活动”是一个过程,从学生个体而言是一个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总体上与城镇学生有一

6、定的差距,刚进初中,有的学生连七个唱名,音名也不认识,作为音乐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何进行评价。是激励、唤醒、鼓舞还是埋怨?我选择前者。在音乐课中,我观察多数学生注意的是愉悦性。没有兴趣,谈何喜好!我在苦苦反思,我的个性开朗活泼,有时也挺幽默,学生经常被逗得开怀大笑,但为何他们却没有一种对音乐课完全自我投入呢?更让人不解的是总卸不下戒备的面具。如《青春舞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大胆地、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学生为之尽情地鼓掌、喝彩、着实让我感动。况且他们对新疆“移颈”的舞蹈动作充满好奇,我

7、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评点《青春舞曲》,使学生了解到维吾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青春舞曲》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特点,节奏欢快,载歌载舞,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让学生不限形式地创编《青春舞曲》,这一下教室里“乱”了起来,学生们有唱有跳,有的在教室里寻找一切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报纸、玻璃瓶、圆珠笔、易拉罐、凳子、桌子为《青春舞曲》伴奏。全班同学快乐地体验着,沉浸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之中。  1.重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主客体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过程中的主体,

8、在以往的欣赏课中,往往是教师的评价代替了学生的评价,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欣赏音乐舞蹈的潜能。由于现代传媒的多样化,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欣赏有一定的认知。欣赏蒙古的《牧歌》,新疆的《青春舞曲》,藏族的《走进西藏》,东北的《秧歌》,芭蕾舞《白毛女》选段,《红色娘子军》选段,国际标准舞《华尔兹》,拉丁舞《牛仔舞》,《桑巴舞》,时尚的《街舞、劲舞》,学生均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蒙古舞,刚柔相济,热情奔放,具有蒙古人的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