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

ID:20878678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_第1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_第2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_第3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_第4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新课程新教材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语文教材以其全新的面目、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编排一走进课堂就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关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进行一年多之后,带给我们很多的困惑,让老师们有点无所适从。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  []:G623.2[]:A  []:1002-2139(2011)-18-0089-02  1、新课改下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2、但许多教师仍然居高临下,在讲台上大唱独角戏。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实施。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生生互动,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诸多问题:如分组很随意,目的不明确,活动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充分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说了算,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倾听,无法进行相互学习。学习方式

3、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合作学习的收效甚微。  3、教材篇目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  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

4、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4、对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把握不够到位。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

5、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被突出,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被不断被弱化。  5、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逐末。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促使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或高考的训练课。考试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内容就大讲特讲,不考的内容就略讲甚至不讲。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抽象思辨能力的训练,轻形象感悟素质的提高;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应试,轻应用;重读写,轻听说;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发展等,

6、没有完全落实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结果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还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6、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弱化了课堂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许多教师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忽略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失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弱化了课堂效果。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

7、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动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因此,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

8、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是提高课程适切性的主要举措,对于反映学生个性,更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要做到三个“优化”。即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是要做好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依据《课标》,在现代教育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