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

ID:20917516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_第1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_第2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_第3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_第4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百兰卫生院2014年11月1日埃博拉——刚果的一条河流的名字,因为1976年在此发现首宗病例而为此病命名。1976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据2014年10月25日国家卫计委网站新闻中心所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埃博拉疫情数据,2月至今,全球已报告确诊或疑似病例10141例,其中死亡4922例,病死率达49.46%,我国目前无留观病例报告。全球已有427名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

2、其中236人死亡。•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感染埃博拉病毒

3、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初期: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后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半数患者有咽痛用咳嗽。极期: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重症患者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血尿等。•5-7天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

4、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诊断和鉴别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流行病学史依据为: 1.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2.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3.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

5、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病例定义:1.留观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6℃者。•2.疑似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3)不明原因猝死。•(一)留观病例。1.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项的留观病例,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动态监测体温,密切观

6、察病情。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1)体温恢复正常,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3)仍发热但不足72小时,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二)疑似病例。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

7、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 1.病原学检测阳性,转为确诊病例,进行相应诊疗; 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 3.若发热不足72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仍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

8、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管理。•医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