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ID:20921884

大小:4.23 MB

页数:178页

时间:2018-10-17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_第1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_第2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_第3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_第4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概述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20世纪(一说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后期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习惯上把二战后的这些流派称为后现代主义。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社会历史背景之一(1)自然科学的发展,激活了人们对世界的多元思考;满足

2、了也刺激了人对物质的欲望。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客观地认识周围世界,所谓“科学杀死了诗意”,物质主义和人的异化愈演愈烈。(2)政治与战争因素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席卷全欧的经济危机,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打破了西方理性的社会秩序。两次大战,摧毁了人类的精神防线和尊严。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欧美社会的艺术表述。之三(3)各种非理性哲学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直接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大师,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其哲学核心是“生存

3、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是不可认识的力量。人生受意志驱使,追求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故人生就是悲剧和痛苦。B、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之一B、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提出“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尼采(1844——1900)认为,生命的基础就是权力意志,生命的目的就是攫取权力。生存竞争,弱肉强食是世界的普通规律。尼采认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弊端在于理性过于发达,因此,喊出“上帝死了!”的口号,主张打碎一切偶像,彻底摧毁传统的价值体系,人才能获得精神解放。之三尼采认为,只有天才和“超人”才能拯救人类。艺

4、术应当极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便表现这种观念。尼采哲学是希特勒的精神支柱,《尼采文集》是纳粹《圣经》。C、柏格森是直觉主义哲学家C、柏格森(1859——1941)(法国)是直觉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超越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生命冲动”,它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把握。他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在人的意识深处,只有“心理时间”起作用。D、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D、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自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注定是自由的,人可以通

5、过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这就是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论”和“自由选择论”。他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只有通过“选择”才能确定生存意义。E、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1865一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现代心理学之父。他首创“潜意识”概念,认为文学创作的动机在于使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宣泄、满足。弗洛伊德的文学观创作动因:“力比多”说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因是力比多(libido),即性冲动,而非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积淀。创作活动:“潜意识”说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弗氏认为文学创作表

6、现的是作家意识下的意识,叫潜意识,包括记忆、情绪、习惯行为、梦境和直觉等。表现的方式是自由联想。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启迪。人物塑造:“升华”说“升华”本是物理学和化学术语,指固体物质未经转化成液体就直接“气”化的变化。弗氏以此说明艺术创造就是被压抑的“自我”通过作品而得到充分的宣泄,是对本能冲动的“升华”。批评方法:“俄狄浦斯情结”说弗氏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都跟“杀父娶母”的原始本能有关,因而,文学批评也应当从此入手,破解人性之谜。¥二、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特征思想特征(1)表现现代人的异化感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术语。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

7、之后,脱离了自己的本质,走向其对立面。人的异化指人的非人化,现代主义文学从四种关系的扭曲表现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传统文学中也描写个人与社会的对抗,象哈姆莱特,于连·索黑尔,但他们的反抗目标是局部的,十分明确。在现代派文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则处于全面对抗中。(整体与个体尖锐对立)社会不再是个人渴望归属其中的人类群体组织,而是抑制个性发展的异已力量。所以,尼采宣扬“道德奴隶的揭竿而起”,公然向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挑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环境对人的异化。大自然不再是湖畔诗人和古典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笔下的诗意世界,而是变成“一副巨大的骷髅”

8、,天空成了“一块裹尸布”。随着人的异化,大自然也异化了。人与自然尖锐对立,而非互相依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人与个人的异化。如萨特《间隔》表现的那样:“他人即地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