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计划简介

师友计划简介

ID:20940785

大小: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师友计划简介_第1页
师友计划简介_第2页
师友计划简介_第3页
师友计划简介_第4页
师友计划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友计划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友计划简介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战略部署,助推创新创业生态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引领、陪伴、成长、分享”的人本理念,通过导师带教、职场实践、讲座培训、结对辅导等方式,促进政府、高校、企业、导师、学生五方联动,集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通过社会资源与在校学生对接互通的方式,帮助青年学生提前连接职场,明晰社会需求,青年学生得以直接学习导师的成功经验,领略导师的丰富阅历,迅速成长成才。其精神

2、内核一方面突出了“师者”作为实践导师、事业导师和人生导师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友者”,以生为本,将学生视作朋友,从其职业发展、人生发展为出发点,教学相长,从新生力量中发掘创新力的根本价值。LOGO(logo)师友计划的LOGO的整体是一个无限符号。LOGO的关键点是中心那双紧握的手,象征着校内莘莘学子与校外社会精英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在这个体系中,无论身处何方,空间不是距离;无论言论几何,内容没有边际;无论从事何职,身份不是界限;两只手相互交错,紧紧相握;情谊永不改变,沟通学习永不停歇。服务

3、理念引领陪伴成长分享“引领”学生自觉树立职业规划意识;鼓励导师站在学生的身后,以辅助的方式“陪伴”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深层次兴趣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尊重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构建递进的、螺旋上升的指导方案和计划;营造开放自由的“分享”氛围,搭建起师友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人员之间的互通和共享。典型活动“小鹏助飞”该项目以小鹏为吉祥物,从事生涯教育出发,通过共创式生涯教育理念的推广应用,生涯辅导师资的培育,生涯团辅、个性化咨询和职场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新时代生涯教育理念转型和生涯教育方式方法

4、的变革,力争每年举办共创式生涯教育师资训练营6期,培育共创式生涯理念师资200余人次,开展生涯团辅、个性化咨询5000人,做到高校生涯教育内接生涯教练,外联社会资源,让学生在校内有感觉,在校外有感触,做到行动有方向,教练促行动。“见习训练”该项目以实践成长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选择一批优质的企事业单位认定为大学生见习训练基地,组织学生提前进入职场,开展为期3-6个月的实际岗位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打造杭州市企业发展人才蓄水池。力争每年新增见习基地50家,见习训练大学生6000人

5、。“一起招聘会”该项目以人才供需对接渠道通畅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综合招聘大会的形式,推动校校深度合作、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招聘,协同发展。力争每年举办综合招聘大会及体现杭州产业导向的专场招聘活动20场以上,组织进场单位4000家以上,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0余万个。“职场体验行”该项目以“岗位实践成就职场”为主题,通过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聆听企业分享、现场报名实践训练等方式,帮助在校大学生提前积累职场经验,明确岗位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常态化实践交流通道。每年组织职场体验活动40期,职场体验在校师生

6、2000人。“校企合作特训营”该项目依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平台优势,鼓励在杭高校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组建师友计划特色班级,开展校企合作特训营活动。每年举办训练营20期,集汇学生近千人。“有何高见”该项目以推动高校双创发展为宗旨,以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为根本出发点,关注高校创新创业,通过项目挖掘、集训培育、成果展示等环节,集聚创新智慧,关注创新研究,推动师生共促,对接社会资源,营造创新氛围。每年举办高见沙龙6期,结对孵化创业团队30余个。“导师训练营”该项目以导师培育为根本出发点,当导师也当

7、“学生”,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培育和服务工作,落实师友结对,跟踪结对成果。每年组织师友计划导师培训活动20期,结对辅导大学生近千人。“创想研究室”让理论研究成为指导实践的依据。该项目鼓励高校指导站老师,带着课题进入创想研究室,组建研究团队,分组开展相关调研,为我市创业就业工作出谋划策。四年成效建立了一支热心公益、志愿奉献的导师团队四年来,师友计划坚持德才兼备、公益、共赢的选拔原则,通过高校推荐、企业推荐、联盟推荐、导师自荐等方式,先后吸引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资深HR、高校教师

8、、政府部门政策专家、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士等516名社会精英加入导师队伍,先后与3000多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结对辅导。通过互助互补、创新联动的方式,实现了师友计划导师的多途径培育、多层次管理、多方向激励和多模式评价的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支师德水平优、政策能力强和指导水平高的导师队伍。创立了一个“胜任变化”的新时代生涯教育新理念四年来,师友计划立足生涯引导,从职业发展出发,集聚生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和后现代心理学等专家团队,研究开发了“双专家”、“双受益”的生涯教育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