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综述

中国古代思想综述

ID:2094576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中国古代思想综述_第1页
中国古代思想综述_第2页
中国古代思想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思想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思想综述河北/晏学继  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较大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宗教思想以及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萌芽。下面笔者就各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儒家思想: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百家争鸣,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春秋时期,孔子将奴隶制社会的行为准则“德”发展成为新的政治准则“仁”,强调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对其加以继承和发展为“仁政”学

2、说,其主要内容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则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由于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不合时宜而未被采纳。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摧残。西汉时期,为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墨家思想:战国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生产者队伍的壮大;另一方面,战争频繁,生灵涂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小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这种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

3、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道家思想:春秋末期,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严刑峻法、滥用民力、好大喜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和民心,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即“无为而无不为”。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国家经济凋敝,社会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思想就受到重视,汉唐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运用。  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为了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实行“法

4、治”。法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种理论被秦王嬴政所运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秦统一以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思想的运用,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流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其强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被后也继承下来。  宗教思想: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时产生。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宗教本身的麻痹作用,特别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大力提倡,佛教、道教两家都得以迅速发展,佛教尤为突出。唐朝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开明政策,外来宗教和本土道教均在中国流行。在所

5、有宗教思想中,佛教影响最大,对中国的影响较为深远,甚至儒家思想也吸收了佛教的精神,为统治阶级服务。但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牢固,任何宗教均未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进步的思想家有明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中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他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

6、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思想在明清文化上均有反映:文学上,出现了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戏剧上,产生了以歌颂反抗礼教,追求幸福生活为中心的戏剧作品《牡丹亭》;绘画上,涌现出弘扬个性的“扬州八怪”等。总之,明清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