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ID:2094795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_第1页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_第2页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_第3页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_第4页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当今社会,整个城市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混泥土、钢筋结合下得现代建筑缺乏生机。解构主义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构主义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德里迭;哲学    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的转变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转变后的设计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而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解构主义

2、便是其中的一支分支。    一、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desonstructio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的角度上讲,1967年前后就被德里达(jacquesDerrida)提出。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德里达所攻击的对象,恰恰是列维·斯特劳斯理论,他认为其理论“毫无生气”。在70年代已有一些学者攻击斯特劳斯理论。他们被成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但最后发展自己的体系,最

3、终形成了所谓的“解构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二、解构主

4、义在建筑上的影响    对于设计、建筑界来说,德里达理论的提出比较适时。从建筑设计来讲单调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垄断设计风格几十年之久,在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厌倦。而解构主义正是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    三、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运用及代表人物、作品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来。按伽德纳的理解,直觉是另一

5、种东西,人们可以借助它来达到某种内心的、对于潜藏在世界背后并且弥漫于世界之中的创造流(creativefloan)、哈迪德(ZahaHadid)、盖里(F.Gehry)等人以及赛特集团和OMA集团,他们的共同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如在美中寻丑,理性中寻求非理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对受压制、约束的不纯和杂乱无章的东西以及内在的粗野狂暴进行描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和建

6、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1.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最早反映在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代表作:1989年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OuggenheimBilbao)建于(1995~1997)年,作为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新建筑,盖里重新撰写了建筑手法的传统  盖里的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

7、原理,他重视解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2.P·艾曼森(PeterEisenman) P·艾曼森(PeterBisenman)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与P·艾曼森有较多联系,对其思想也有一定影响。艾曼森的两

8、大作品——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艺术中心与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艾曼森主持的DAAD学院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始于1987年,学院1996年底建成。原建筑呈折线互相联系,扩建部分在原有建筑北侧而且沿着山坡布置。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独具特色。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筑轴X的每个交点都在三度空间不断位移,多层次交叉、错动。利用扩建部分与己建成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庭。新旧建筑之间的空间本来就极不规则,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并予以发挥。沿中庭北侧布置单跑大楼梯,平面呈曲线状,坡度极缓而且有宽度变化,大楼梯与横跨中

9、庭的天桥、顶光组合成极具特色的共享空间。由于高层的变化、结构的扭转、空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动感,这种扑朔迷离的空间在建筑艺术确实有所突破。DAAP学院的外立面也很有特色。新主入口由轻淡的红、绿、蓝三色组成交叉的状构图,具有独特的动感,有人称之为“交响乐式的地震”。    3.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  在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屈米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一反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类型学,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