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概念教学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

ID:2095641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_第1页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_第2页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_第3页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概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物理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的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物理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引入,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物理概念;概念教学;新课标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应该是教学的核心。中学生常常觉得物理概念抽象、难学,这主要是对物理概念没有真正理解的缘故。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对物理概念常常是死记硬背,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那么如何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学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呢?多年的教学实践

2、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物理概念的引入就是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比如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速度这个概念,为了描述物质单位体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我们引入密度。传统物理概念教学往往只重视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内涵、内容以及物理意义,而忽视概念的引入。新

3、课标要求物理教学应该再现前人探究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历程,学会认知,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因此,物理概念的引入是必要的。教师可以从列举生活、生产现象,实验,以及复习旧知识入手,给学生创设情景,通过感性知识来引入概念。例如:从推土机推土、马拉车、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力的概念,使得学生感到亲切;小桌实验引入压强概念,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形成概念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人的认识过程都是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因此,要想掌握物理概念这一抽象名词,完成

4、质的飞跃,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例如,在密度教学中引入密度概念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领悟到,一切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存在着正比关系。不同的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样,密度是物质客观存在的特性就十分突出了(2)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形成概念的前提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上的飞跃,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

5、完成。如果教师包办代替,在罗列一些物理现象之后,就简单地把物理概念的定义提出来,或者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理解的不充分,就会造成对物理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分组讨论归纳,提炼最后形成概念,例如速度的学习,我们可以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式入手,提示学生相同的时间比路程时,相同的时间可以用单位时间来比较,那么学生就比较容易得出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的运动路程。给物理量下定义,除了用文字表述外,还需要导出定义式。初学物理的学生往往不适应由文字表述直接转入数学表达式,而需

6、要借助一个具体实例的计算概括出更一般的数学式。(3)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三、进一步巩固深化物理概念  要想真正掌握物理概念,还必须经过巩固、深化的过程,一般采用以下方法。精选练习,强化概念。为巩固概念的定义式,安排一些计算题是必要

7、的。但过多的练习计算题,又易冲谈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练习的题型与内容应多样化。学过“弹力”和“摩擦力”这两个概念后,可以设疑: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弹力吗?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吗?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吗?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发生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弹力”。而摩擦力必须是两物体间产生弹力后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并且摩擦力也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如传送带传送货物。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对概念有较全面、深刻的理解,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辨析易混,深化概念。为了

8、使学生更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