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

ID:2096327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_第1页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_第2页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_第3页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以苏州昆曲摘要:昆曲,是中华民族五千载文明史上极具意蕴的艺术瑰宝,它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美学的艺术传统。昆曲是经数百年时光发酵的浓醇美酒,但今天已经不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苏州昆曲传习所的昆曲园林版的展示载体,为我们欣赏昆曲打开了另一扇天窗,看到了不一样韵味的艺术瑰宝,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关键词:苏州园林;昆曲园林版;苏州昆曲传习所;游园惊梦“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这是对苏州昆曲的基本评价。昆曲作为中华民族五千载文明史上极具意蕴的艺术瑰宝,它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美学的艺术传统中,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享受与美学研究价值。“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

2、江南”,这是对苏州园林最切实的评价。苏州园林作为南方私家园林的典范为我们展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韵。两者的创新结合给我们带来美轮美奂的视听感受。1昆曲艺术与苏州园林的创新组合1.1昆曲与苏州园林的艺术对比通过对昆曲与苏州园林的艺术对比,可以发现作为表演艺术的昆曲的特点是其佳期如梦柔情似水的“水磨腔”特点,而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就是其对水的表现,形成了其特有的“水文化”。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共通特点就是虽然都是具有南方的小巧精致但是描述出来的却给人尺幅千里、风雅可人的借景抒情的葱茏诗意。“咫尺之间再造乾坤”这是苏州园林的以小见大,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华文化中取法自然却又超越自然

3、的深邃意境。拙政园、X师园等苏州园林都具备“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的意蕴。这也正是昆曲艺术的精华所在。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互相借景的感觉,体现了造园与演戏的双重互补的美学精神。1.2昆曲与苏州园林结合的载体文化载体——昆曲艺术的精髓。昆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苏州造园的黄金期。昆曲艺术是居住于昆山古典园林中的一群文人雅士的优雅生活方式。它追求的是清雅真切,清幽本性。听昆曲仿佛就是一场耳朵与心灵的双重洗礼。物质载体——苏州昆曲传习所。苏州昆曲传习所是在原有私家园林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设计,融入了昆曲的文化元素使之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昆曲传习

4、所的标志设计上采用了昆曲《牡丹亭》的一折“游园惊梦”的名称作为LOGO。其宣传的册子也采用了苏州园林的古建筑结构图案。这些设计都是昆曲艺术与苏州园林的有机结合,不仅从听觉上达到昆曲的悦耳动听,更从视觉传达上使人们感受到“游园惊梦”理念的应用。2“游园惊梦”理念贯穿苏州昆曲传习所2.1“游园惊梦”理念提出昆曲《牡丹亭》中有一句唱词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说明欣赏昆曲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起来,而园林就是与之很好映衬的舞台。“游园惊梦”理念的提出是从戏中提取出来的,是最唯美最动人心弦的时刻。该理念的创新运用就是通过对《牡丹亭》的精髓理解,并提炼运用到园林的设计上。新的“游园惊梦”理

5、念运用到苏州昆曲传习所的改造当中,整个空间是一个游园的打造方式,从交通流线方面以及功能分区方面都给人们留下了苏州园林景致唯美的造园艺术。在深层的引申方面,不仅是园林实景的美,更是精神层次的“惊梦一醒”,这就是“游园惊梦”理念运用到苏州园林中的最高境界,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意境。2.2“游园惊梦”理念在设计上的渗透应用动态应用。昆曲是戏曲表演艺术,是在舞台上进行单一的动态传唱表演,使人们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昆曲艺术的悦耳动听和婉转流畅。“游园惊梦”理念也正是出自昆曲《牡丹亭》其中,当演员表演该剧目的时候也就使听众感受到剧中所发生的剧情一样,通过视听给人创造出空间想象力。静态应用。昆曲与

6、园林都讲求“移步换景”,昆曲不仅仅可以动观也可以静观,苏州昆曲传习所昆曲园林版的提出正是从静态方面解决了昆曲传播的途径。首先作为昆曲传播的物化媒介——苏州昆曲传习所,该建筑体本身就包含有昆曲艺术的剧本环境。其次在物态供应上,可以为动态的表演提供场所空间。3曲境与园境的升华再造——昆曲园林版3.1昆曲园林版的曲境升华昆曲艺术是一门“阳春白雪”的表演艺术,从消费者的艺术审美角度进行分析,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艺术品,不仅是视听上的享受,更是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方面的感受。昆曲园林版的提出在创新上体现了设计者们独具匠心的特点。它把风吹草动为交响乐,把园林作为乐器。昆曲不仅仅是一部《牡丹亭》

7、,还有诸多的折子戏,所以在园林版昆曲的传习上还要考虑更多的与环境相结合的办法,使昆曲与园林充分结合,人与环境的相互交融,才能达到欣赏园林与昆曲共通的美学效果。3.2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园境再造与影响苏州昆曲传习所作为有昆曲传习功能的苏州园林,在园境的打造上与昆曲艺术的韵味相辅相成突出其特有的戏曲艺术表演传承建筑载体。因此,在设计上尊重原有园林的风貌大体不变的基础上,有增加了空间的功能性,使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打造,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苏州园林风貌,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