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

ID:20978872

大小:1.5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8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_第1页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_第2页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_第3页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_第4页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景观动态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景观动态变化景观变化包括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变化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变化有快有慢。城市化景观现代农业景观-1950~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新石器及青铜时代景观-原始自然景观-景观土地利用变迁过程自然→人工第一节景观稳定性一、景观稳定性的概念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绝对的稳定性是不在的,景观稳定性是相对于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而言的。谈到景观稳定性时,多是借助生态系统的一些稳定性概念。如:1.持久性(persistence):指一个系

2、统或它一些分量的持续存留时间。2.抵抗力(resistance):指一个系统对某种干扰就地抵制的能力。3.恢复力(resilience):指一个系统在受到干扰破坏后恢复其功能的能力。另外还有人用抗性、持久性、振幅、偏离、可塑性、滞性、韧性、恢复、弹性、脆弱性等术语表达景观稳定性的概念。景观稳定性可以看作干扰条件下景观的不同反应。景观之所以稳定,是建立了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对景观稳定的理解着重两方面:1.从景观变化的趋势来看景观稳定性;2.从景观对外部干扰的反应强度。二、景观稳定性特征干扰是破坏景观稳定性的因素,但景观本身具有稳定性的内

3、部机制。1.景观系统对物质流、物种流的开放性可增加系统的抗性,促进其恢复过程。2.景观的异质性可为系统在环境变化时或发生干扰时的可塑性增加,并且在遭受干扰后容易恢复原状。3.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景观稳定。4.干扰破坏后恢复的景观,其稳定性可能增加(种类组成,系统结构变化)。第二节景观变化一、景观变化的作用力1.作用力的种类人力(比如:采伐、造林、灌溉等)自然力:物理力(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生物力(比如:病害、虫害)人类活动与景观的五种类型:自然景现、管理景观、种植景观、郊区景观、城市景观2.不同强度作用力的生态反应按照作用

4、的强度分为四级:A.极度:产生新景观。如:地震B.强度:使景观产生新的平衡。如:耕作C.中度:使景观发生很大变化,可产生超过平衡的波动,但是一旦停止干扰仍可使景观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比如:连续几年干旱,河流干涸D.弱度:使景观产生围绕中心点的波动。比如:小的森林火灾。四种强度产生四种结果:波动、恢复、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二、景观变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景观动态可从多方面下手,如景观各种要素类型所占面积的变化、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景观功能、生产力的变化。其中,最起码要考虑的,是各种景观要素类型的变化。在这方面,人们关心的不仅是各种景观要素

5、类型在一定时期中面积的增减,并且要查清哪种景观要素在一定时期中分别向其余各种景观要素类型转变的百分率是多少,通常用转移矩阵的方法研究。如马尔柯夫模型是揭示景观组分转移细节信息的有效手段,能较好地回顾景观动态变化进程,并为景观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景观动态变化涉及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包括景观变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趋势。运用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地理学原理,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揭示规律,解决问题,提出一套合理的景观格局和动态变化过程的评估方法,更好地指导景观规划和景观动态变化进程的优化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