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精神康复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

ID:2099150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_第1页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_第2页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_第3页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_第4页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社区精神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社区精神康复:R473.2:B:1005-0515(2012)1-254-02  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精神健康就像躯体健康一样重要。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的进展表明,就像躯体的许多疾病一样,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我们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每一个人——包括精神病患者。用科学和感性解决精神卫生保健和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  防治精神病刻不容缓:重性抑郁症现在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占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全球每四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生命的某一阶段受到精神性疾病的侵袭。  社区munity: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彼

2、此拥有共同的兴趣、宗教信仰或同属一个民族。  社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它还具有文化上的含义。  1社区与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提出了“以社区为本的康复”(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的方针,其定义为“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的层面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料来进行的”。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  1.1服务范围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即包括心理状态正常者,开展所

3、谓大卫生范畴的服务,需要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后者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由卫生部门承担主要任务,同时需得到其他部门的协同与配合,习惯上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  时代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X络的削弱,致使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mentalhealth)日益突出……  高危险群体的心理卫生:  近年许多研究显示:青少年怀孕者、离婚者、单亲家庭子女、老年失智者之家庭照护者,更年期妇女皆均有较高罹患精神症状之比例,如何提供早

4、期的介入措施,以助其克服压力,建立支持系统,强化问题处理能力。  DohrenentalAid)-及他人为个体代劳或提供物资;(2).信息性协助(InformationalAid)-即他人给个体之建议或讯息;(3).情绪性协助(SocioemotionalAid)-他人所予之关爱、尊重、同情、归属之感受。  2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  尽管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仍侧重于精神疾病患者,但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为全社区人群提供服务必然得到进一步重视。  2.1狭义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又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包括各

5、种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造成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等精神运动方面的异常,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治疗的一类疾病。  精神疾病的种类:  2.1.1严重精神病精神分裂病、躁郁症、妄想症  2.1.2轻型精神疾病轻郁症、焦虑疾患、饮食疾患、心性疾患、体化症、解离疾患、睡眠疾患、适应障碍  2.1.3器质性精神病各种身体疾病所致之精神疾病  2.1.4人格违常疾患包括以思想障碍、情绪忧郁、情绪焦虑等为主之三类人格违常疾患各种物质之滥用、依赖、戒断、中毒。  2.2广义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1997年WHO的资料显示全球有约5亿人需要精神卫生服

6、务,其中90%以上适于在社区得到处置和服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已成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0年代发病率为2%,2000年发病率上升至14%。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我国第五位死因。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心理障碍者是以躯体不适到综合医院就诊,因而造成卫生资源的过度消耗。  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我国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精神卫生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以往不是精神科服务的主要范围,如儿童、青少年、老

7、年等人群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还有酒和成瘾物质的滥用等,都是需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社区预防和服务的发展方向。  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1成立由全科医师为主导的社区心理咨询师、社工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因为危机家庭的成员不会主动就诊,及时主动发现和掌握社区危机家庭情况,对重点危险人群进行专业辅导。  3.2通过机构、媒体、社区宣教等保障民众心理健康。  3.3那些因突发事件,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创伤进行早期干预。  4预防措施  4.1行为和心理治疗  4.2药物治疗  4.3事件的干预  4.4建立援助体系,提高人们对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