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ID:20996276

大小:29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邮市2011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邮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实数、、、中,最小的是()A、B、C、D、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已知,则图中长度为8的线段条数有()A、2B、4C、5D、6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4、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高邮市政府号召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族的用水量,结果如下表:月用水量(吨)567户数262则关于这10户家族的用水量,下列说

2、法错误的是()A、众数B、极差是2C、平均数是6D、方差是45、与方程的根最接近的是()A、2B、3C、4D、56、矩形ABCD中,AB=8,BC=,点P在边AB上,且BP=3AP,如果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B、C均在外B、点B在外、点C在内C、点B在内、点C在外D、点B、C均在内7、如图1,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120,AD=20,AB=18,沿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ABCD剪成甲、乙、丙、丁四个三角形纸片,将甲、丙拼成如图2所示的轴对称图形戊,则图形戊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为()图1图2A、26B、29C、D、

3、8、如图,梯形ABCD中,,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差是6,两腰和是12,则的周长是()A、8B、9C、10D、1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10、如果关于x的方程(m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11、已知,则的值为。12、根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可以判断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A(3,0)、B(0,-4)、C(2,-3)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13、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2009年是200元,经过连续两年的增加,到2011年提高到338元,则该城市两年来最低生活保

4、障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4、如图,已知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是等边三角形,且,则。                                                                                           第14题第15题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交CD于点F,交CB延长线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      。16、已知为有理数,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则。17、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均为常数,)则方程的解是

5、。18、将化成小数,则小数点后第2011位数字为。三、解答题(本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19、计算(8分)(1)(2)20、用两种方法解方程(8分)21、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座荒山,各栽了100棵杨梅树,现已挂果,经沙头角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的产量如拆线统计图所示。(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座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22、(本题满分8分)已知:,,(1)请你用含n(n是正整数)的式子表示上面等式;(2)计算23、(本题满分10分

6、)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价格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860元的价格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某人准备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开发商对一次付款有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5折销售;②不打折,一次性送装修费每平方米240元,试问哪种方案更优惠?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把两块含有300的相同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摆放,使点C、B、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D。(1)求的度数(2)若AC=6cm,求的面积。25、课堂上对关于x

7、的方程:的解进行合作探究时,甲同学发现,当m=0时,方程的两根都为1,当m>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乙同学发现,无论m取什么正实数时方程的两根都不可能相等;丙同学发现无论m取什么正实数时方程的两根这和均为定值。(1)请找一个m的值代入方程使方程的两个根为互不相等的整数,并求这两个根;(2)请选择乙或丙同学的发现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26、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1)找出图中与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猜想三条线段PC、PE、PF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27、如图,已知

8、一个边长分别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请设计出一个有一条边长为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