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

ID:2101282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_第1页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_第2页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_第3页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_第4页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贫困,绊住了我们的脚步  王克投寄了上百份简历,只得到3次面试机会,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回首即将过去的大学生活,他有两大遗憾:没读几本书,缺少规划。在他看来,遗憾的产生多少与贫困有关。和很多贫困生一样,王克将“挣钱”视为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常常因此疲惫不堪。  一些贫困大学生认为,生活压力大、自卑封闭、极度缺乏社会资源等因素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就业。不过,正如王克所言,贫困,虽然阻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但也塑造了他们种种可贵的品质。  全县的高考状元不喜欢读书  “连小说都没读过几本”  “无拘无束,想干自己的事就能干。”这是王克

2、最初想象的大学,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他以为只要迈过了大学这道门槛,将来就不用愁了。如今看来,“现实还是那么残酷。”王克说。  2002年9月,从甘肃贫困山村走出的王克,以全县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成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但入学第一天,他就有了乌云压顶的感觉。和同学们一聊天,王克发现自己无论是家庭经济条件、学习成绩还是见识都和大家的差距太大。“他们说以前参加过什么大型活动,去过多少地方旅游,而我在上高中前连县城也没去过几次”。  和大多数贫困生一样,王克不想依靠父母。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他,大学4年只从家里拿了3000元。王克选择了做家教和打工。这占了他一半的时间。  在大二大三,王

3、克做了十几份家教,最远的在北京的郊区房山,来回得5个多小时。如果家里有钱,王克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公司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实际上,从事家教、促销、散发问卷等简单的打工往往是许多贫困生的选择。“这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王克说。  贫困对王克的影响还限制了他的交往。因贫困而生的自卑是他从高中到大学最大的阴影和障碍。尽管在大学,大多数同学并不会歧视贫困生,但王克还是有点自我封闭,除同班同学外,他认识的人极少。  让记者略感惊讶的是,王克这位当年的县高考状元并不喜欢读书,“我连小说都没读几本,读一点就觉得特别烦”。他说:“要看书的话,也是目的性很强,比如

4、为了考试。”王克认为,读书是一种习惯,高中时学校没有图书馆,只能看教材,到大学后经常忘记要看其他书。这与家庭出身较好的一些同学明显不同,后者往往博览群书,知识面比较广。   为奖学金苦读  却忽略了雇主看重的实践经历  钟玉是南昌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记者看到她的简历只有一页纸,“优秀贫困生”和奖学金等各种奖项,以及家教、兼职等内容占了一大半。对于新闻系的学生而言,很重要的媒体实习经历在她的简历上却体现很少。钟玉在假期总是忙着挣学费,直到大四才进了南昌一家晚报开始实习。  钟玉的大学生活很单调。她极少逛街,不喜欢主动和人聊天,对学校的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钟玉学习很刻苦,图书馆和自习室

5、是她最喜欢去的地方,但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英语等必修课上,数额不小的奖学金值得她付出这种努力。  很快就要毕业的钟玉参加了一些面试,招聘方提的问题并不难,但她却总因为紧张而回答不好。一次好不容易获得了笔试机会,考的全是业务,也砸了锅。“平时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考完就忘了,也没有机会练笔,现在才发现,我的业务能力真的很弱。”钟玉说。  一些调查显示,雇主很看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个人潜质。找工作屡屡碰壁让钟玉很难过:“书呆子很难适应社会,招聘单位看重的是比单纯的成绩更重要的东西,而那些正是我埋头书本时所忽略的。”  贫困生往往会因为缺钱而错失机会  2005年毕业的徐

6、飞燕在中关村一家IT培训机构担任班主任,在她的班里,有70%左右的学员是在校大学生。为期两年的这种班一周只上一次课,学费两万元,学校承诺推荐工作,毕业时可以拿到程序员证或软件工程师证。“这些学生真有钱。”徐飞燕感叹,“有钱就可以参加培训、增加技能。”她告诉记者,贫困生往往会因为钱的因素,而放弃一些机会。  王三宝是徐飞燕的同学,因为家境贫困,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王三宝一直想去美国读法律,大二时准备报考托福,但一打听,光报名费就要1000多元,还要参加培训,需要几千元。王三宝放弃了这一计划。在大三时,他又打算参加托业考试———一种对就业很有帮助

7、的英语能力水平测试。但近800元的报名费也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北京大学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的调查发现,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00元,其中人情礼品费用为286元,交通费用为307元。调查认为求职成本与求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但对王三宝而言,几百元的求职成本就可能让他失去一次就业机会。  2005年5月,他接到了厦门大学招聘面试的通知,王三宝想了想,觉得去那里花费太多,还不一定能被录用,就放弃了。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陈圆一次参加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