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

ID:2101645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_第1页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_第2页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_第3页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_第4页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复斯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原文发表于2007年9月《企业管理》管理评估:概念与方法——使“管理”本身成为可被管理的对象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赵春明博士二十多年来,从企业文化到流程再造,再到今日的企业资源计划,国内企业一步不落的模仿国际优秀企业的当期实践,花费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却少有成效。二十多年的学习经验或者说实践教训,让很多企业认识到,“标杆”不容易学习,管理时尚和流行概念更是无济于事,真正有效的方法只能是:首先科

2、学地认识自身管理现状,然后在管理规划基础上,系统的实施管理改进活动,即让管理活动本身成为被管理和可管理对象。在这种实践背景下,“管理评估”作为一种需求,正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企业提出来。笔者所在的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近年来就不断遇到有这类咨询需求的客户。“管理评估”既是管理科学上一个比较生疏和新鲜的概念,也是国内企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对它的研究,将使得管理“管理”成为可能。1、从管理史角度理解管理评估管理史上,曾有过四个关于企业相关方面评估的阶段性标志概念。第一个概念是“生产效率评估”。上

3、世纪50年代前,企业问题等同于工厂问题,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生产效率的提高上,“生产效率评估”因此成为企业管理关心的重要主题;第二个概念是“价值评估”。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收购兼并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活动,对收购对象的价值判断是收购兼并的定价依据,因此,“价值评估”成为该时期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主题;第三个概念是“竞争力评估”。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力成为很多企业普遍关注的概念,然而如何提高竞争力,则需要对自身的竞争力状况有清晰的认识,于是“竞争力评估”成为该时期研

4、究较多、也特别受企业界关注的主题;第四个概念是“绩效评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竞争已从要素竞争走向综合竞争,以及企业对各层次管理对象的绩效管理越来越关注,对各层次管理对象的“绩效评估”,也成为了该时期的重要管理主题之一。上述各类评估都是针对企业最终结果的评估。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生产效率评估”----------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5、---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已经比较完善之外,其它各类评估现在还仍然很不完善,缺乏一个具有内在科学理性的、公认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然而,尽管管理科学的研究严重滞后企业管理实践的要求,企业管理实践还是在市场的筛选下、继续保持较高的速度发展着,最近十几年来,随着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企业越来越关心影响企业最终结果的各类“驱动因素”本身,许多务实的企业更加关心对各类“驱动因素”本身的深刻认识上,以求能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对促成企业最终结果的具体要素的评估,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然而

6、,虽然管理者深知管理对当今企业的重要意义,是影响企业最终结果的一个重要“驱动性因素”,但受制于管理科学本身发展的影响,对一个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评估”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还很少,更多的是对管理中的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一些评估而已,如人力资源评估、战略评估等,或者对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管理上的诊断。从管理实践史的角度加以理解,可以认为“管理评估”是企业基于运行结果实现的需要,对“驱动性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识别管理作用的详尽领域、作用方式、评估目的和参照标准的基础上,对管理要素或

7、手段的作用结果——即管理的效果和相应效率作出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对“管理”本身进行“管理”,如对管理本身进行系统规划,持续性、累积性的实施管理改进和管理提升活动等。2、管理评估的常规方法与缺陷尽管“管理评估”作为完整内容,实践中开展的不多,但管理中的局部内容评估已有较多开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从现在管理上类似管理成果和实践看,“管理评估”的常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标杆法”,另一种是“规范判断法”。标杆法,是80年代中期以来常见的管理方法,经常被使用在企业的各种比较和评价上。该方法是经

8、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在实践中盛行的结果。长期来,人们一直希望走出管理的经验状态,将管理科学化,以便用作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企业的实践。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管理理论还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被哈罗德.孔茨称为“管理的丛林”。当更完善的管理科学仍然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企业出于满足日益激励竞争的需要,只能向榜样学习,于是经验管理学派被推崇,标杆法得以盛行。标杆法成立的条件需基于两个假设:第一,成功企业的所有作法都是成功的;第二,模仿是有效的。事实上,这两个假设都是有问题的,很多成功的企业,多数在80%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