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

ID:21032678

大小:1.7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8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_第1页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_第2页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_第3页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_第4页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讲韩愈与潮州文化韩愈韩愈(768—825),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1/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屡应吏部试无成,遂任宣武军、宁武军节度使幕僚,后任监察御史等职。2/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得罪权贵,贬阳山令。3/宪宗元和间,官至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一、生平简介4/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皇帝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掀起一片佞佛的狂澜。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详论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结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祸。”宪宗得

2、表,大为震怒。被贬为潮州刺史。5/穆宗初召还为国子祭酒,再迁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6/长庆四年(824)卒于长安韩庄靖安里第,终年59岁。二、韩愈的主要思想政治思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中央集权。哲学思想:恢宏儒道,排斥佛老。文学创作思想:倡导古文,反对骈文。三、韩愈的艺术风格纪昀等《唐宋诗醇》卷二十七: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其诗亦卓绝千古。散文:敛气蓄势,雄奇奔放,曲折变化,流畅明快。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长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yuán)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诗歌:以文为诗,奇崛险怪。

3、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 皇甫湜云:韩公愈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四、文学史上的地位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苏东坡:欧阳文公言,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韩愈与代古文运动古文:以宗经载道、劝世救俗为旨归,以单行散句为主要创作形式,行文类于先秦典籍,与雕绣藻绘的骈体相对立的文体。古文运动:在复古的旗帜下,对骈文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主要代表人物

4、:韩愈、柳宗元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1.韩愈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韩文的风格来自他的人格和他的文学主张,人格的浩然正气使其文章理直气壮;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使其文章情感强烈。2.散文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说理、叙事、言情上:论说文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气势宏伟,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感情强烈。记叙文常采用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既能生动刻画出人物形象,又能体现出思想情感。抒情文感情真挚,抒写委婉,如《祭十二郎文》把悼亡的悲情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融会在一起,凄婉动人,催人泪下。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3.韩愈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语言艺术上

5、。韩愈十分重视语言艺术,这与他“文以明道”重道而不轻文观念有关,他曾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文从字顺”。他的散文语言精练生动,准确鲜明,流畅而多变,富于创造性和表现力。许多精警新奇的语句至今流传,如“佶(jié)屈聱(áo)牙”、“蝇营狗苟”、“动辄得咎”、“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平则鸣”、“弱肉强食”、“痛定思痛”等。说说关于马的道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

6、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祭十二郎文韩愈前人评价: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

7、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骈为散,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但无不蕴涵一片真情。此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文体常识——祭文1引子2—3与十二郎的骨肉深情4—9十二郎之死10—12吊慰死者,告以其身后之事文章结构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告汝十二郎之灵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真耶?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8、呜呼!汝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