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

ID:21098053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_第1页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_第2页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临床管理特点段霄燕(武警成都医院610041)【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51-02【摘要】分析3751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谱,治疗转归,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管理特点。【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随着我国人U老龄化的进展,高龄老人数的不断增多,老年高血压的发病人数日趋增加,成为导致老人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己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随着岁月的流失,其形态学和功能学都在发生一系列的袞老性变化,其病理牛.理学亦发

2、牛.相应变化,诊断治疗管理亦有其特殊性。总结我科2005-2011年收沿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人4862人进行分析。1一般资料1.14962例病人中,男2142人,女2720人。其中,60-70岁1861人,70-80岁1793人,80-90岁1083人,90岁以上125人。1.2依2010年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751人。其中文化水平为小学至大学;职业有农民、家妇、工人、职员、干部、教师、科技人员;生活自理者2980人,大多能坚持参加适量体育锻炼,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心袞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需要被照顾。1.33751例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病(风心病,冠

3、心病,心绞痛,心衰,扩心病,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等)2141人;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癫痫)2824人;呼吸系统病(COPD)1812人;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DM,甲状腺病变)1935人;泌尿系统病(高血压肾病,肾衰)372人。同时合并两个系统病3426人,同时合并三个系统病1141人,同时合并网个系统病685人。2.治疗2.1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选用CCB,ARB,ACELβ阻断剂,利尿剂治疗。单联用药587人(15.65%),两联用药2863人(76.33%),三联及以上用药301(8.02%)人。经住院治疗满意控制血压后转门诊

4、办理特殊疾病治疗并追踪。随访时间至2012年6月,吋间3月-36月。2.2常规降压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状态898例(23.94%),苏中使用多巴胺或生脉类药物升压者258例(6.88%)。对降压药物反应敏感,降压速度过快,半小吋内血压下降达30mmHg,出现头晕心慌冷汗等不适者226例(6.02%)。ACEI类药物服用后,出现咳嗽症状被迫停药764例(20.36%),2.3以出院时血压控制水平为标准,60-70岁<140/90mmHg,〉70岁150/90mmHg+-。血压控制满意率SBP为82%,DBP为50%。3.转归3.1血压长期穂定2011人(53.61%),新发脑卒中(以

5、腔梗为多)1041人(27.75%),心衰578人(15.33%),心梗14人(0.04%),心绞痛1215人(32.39%),一过性低血压576人(15.36%),死亡21人(0.06%,心衰4人,心梗2人,肿瘤6人,脑卒中7人,肾衰2人。)3.2顺从性好,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者1864人,其文化水平及经济水平较好,血压控制满意,合并症少。而经常漏服药或断药者人数未能统计,但这类患者文化水平及经济水平大多较低,血压控制不满意,合并症多。4.讨论4.1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依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SBP〉140mmHg,和/或DBP〉

6、90mmHg。4.2分类:收缩期高血压(ISH)SBP〉140mmHg,DBP<90mmHg,脉压常大于80mmHg。混合型高血的特征是以SBP升高为主,多数吋候,SBP〉2DBP。4.3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1)血压波动性人。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动脉弹性减退,使得血压变异性增大,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波动性的,一天之中,甚至一年之中的血压变化极大。(2)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立卧位血压变化大,尤其是在降压治疗过程之中。(3)易发生心衰。老年人SBP高,LVP常增厚,易增加左室负荷,增加心脏作功,诱发心衰。(4)对降压治疗的反应大,个体差异大。(5)易合并心脑血管等并

7、发症。4.4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特点:(1)多合并其他器官病变,治疗难度大。(2)文化水平参差,相关知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惯差。(3)躯体和心理疾患相对较多,交流沟通困难。(4)因为增龄而导致记忆力,理解力下降,易发生药物的漏服或错服,治疗顺应性差。(5)对药物反应敏感,易发生低血压等不良反应。(6)多因心脑血管事件(心绞痛,心梗,心衰,高血压急症,脑卒中等)反复住院。(7)家属对治疗S标不清楚,期望值过高或丧失信心。4.5治疗特点(1)高血压的健康教育。(2)制定合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