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

ID:2111672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_第1页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_第2页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_第3页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_第4页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摘要】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理性思维过程,充分显示出学生回答问题的重要性。有效提问应该把问点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关键处,由浅入深,以“最近发展区”为奋斗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巧妙设计问题,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效交流问点由浅入深设计  【】G63

2、2【】A【】1674-4810(2011)19-0156-02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不久,就感到物理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听老师讲课,一听就懂,自己做题却一做就错。如何解决此类“教”与“学”的脱节问题,值得教师们思考和探索。通过我和我的同事们进行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其中课堂有效提问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为了让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从课堂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则需要教师的逐渐引导——提问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养成“动脑又动手”的好习惯。且教师也会在学生回答问题的

3、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构建充满活力的有效课堂。所以有效的课堂提问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理性思维过程,充分显示出学生回答问题的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为何需要提问  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了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作为学生,虽然能将公式、定理和定律记住,但没有真正理解其内容,老师解题时,只将解题过程记录下

4、来,至于题目为什么这样考虑,从什么角度去考虑,却没有真正思考过,等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还是无从入手。  记忆不等于学习,学习是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和推广应用的过程,利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自觉思考的结果。为了真正从课堂学到知识,现代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理解“平抛运动”这个概念时,如果老师简单地问“什么是平抛运动”,学生往往只是把课本上的定义重复一遍,效果不明显。如果能设计成一些具体题目分层提问,使学生知道在诸多类型

5、的运动中,什么样的运动属于平抛运动,全面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学生就不会去硬记定义、定律和公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回答问题,掌握知识。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提问”。只有有效提问,才能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有的提问是高效的,有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有效提问具有的一些特点:  1.问点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关键处  所谓问点就是问题的切入点。以往大部分老师为了在课堂时间内覆盖所有的内容,没有及时关注学生怎样考虑、怎样构建概念和结论为

6、自己所用。如果提问时机不当,教学效果偏低甚至是没有效果。如图1所示,滑块A套在竖直光滑的细杆上,A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与B连在一起,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θ时,物块B向下运动为V0,求滑块A的速度。如果直接提问学生“提高滑块A的速度是多少?”部分学生受到前面所学知识“力的分解”影响,将运动的分解与力的分解相混淆,错解为滑块A的速度为VA=V0cosθ。如果能考虑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提问,如,“滑块A是否有垂直细杆的速度?”“滑块A的移动方向如何?”“连接A的绳子端点的实际运动相对定滑轮Q产生哪些运动效果?”使学生理解这些关键处的

7、问题,即使有个别同学把速度沿其他方向分解,但最终确定物体A的运动速度分解如图2所示,得物体A的速度正解为VA=V0/cosθ。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的关键处弄清楚,不管老师重复多少遍,学生也会屡屡犯错。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恰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就会轻易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问题时,要由浅入深,注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既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各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设计问题做到由浅入深和难易适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避免直接应

8、用课本原文内容回答。例如,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此内容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有联系实际的意义。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画的电路图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