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ID:21126315

大小:1.7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18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教师消极心理的扩散与影响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心理健康第一章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的职业特点(4点)。☆☆第二节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

2、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3点);☆☆☆1)表现是情绪枯竭,及对教师这一职业不再有热情、理想和想象力,甚至出现焦虑、紧张、胜利疲劳或失眠等心里问题。2)表现是非人性化,即对受助者冷漠。3)表现是成就感的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第三节教师消极心理的扩散与影响教师消极心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接纳神经质人格教师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和克服方法教师的人格健康及其对学生的接纳第二章-=-=-=-=-

3、=-=-=-=-=-=-=-=-=-=-=-=-=-=-第一节教师对学生的接纳教师对学生行为接受率及影响因素。☆影响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接受,是与教师的人格特点和目前心情有着密切关系的。若把学生全部的行为当作一个整体,其中可以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学生行为。与不同人格类型和心情及看问题角度不一样的教师有很大关系。教师对学生行为接受率及影响因素。☆影响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的主观因素:因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天天都有,时时都有,学生的表现不太可能完全符合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即使是现在班

4、级纪律良好,没有任何问题行为,但可能过不了多久,某位同学就会有意无意地打扰别人,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在这个意义上,平均下来,某一班级与另一班级出现问题行为的差别并不大,几乎所有班级都有不和谐和混乱的时候,关键在于教师主观经验上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应与接受,在于教师是否主观上夸大了学生问题行为的程度,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第二节神经质人格神经质人格的特点;(3X3)☆☆神经质人格存在的意义低自尊的表现。(3)☆第三节教师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和克服方法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神经质人格的克服方法

5、。☆☆☆压力反应及其后果压力管理三大原则压力应对之冥想术教师的压力及应对第三章教师的压力源压力应对之焦虑应对术第一节教师的压力源教师的主要压力源(3)。☆☆第二节压力反应及其后果一般适应综合症;☆☆第二节压力反应及其后果教师长期暴露于压力源之下会给身心带来不良影响倦怠的表现;☆☆☆第一,在心里方面表现出一种非常典型的症候群——倦怠。如:情绪枯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压力带来的生理反应。☆☆第二,在生理方面,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生理反应,甚至是严重的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痔疮、溃疡、腹

6、泻等;癌症、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第三节压力管理三大原则☆☆压力管理的全面性压力管理的目标要恰当压力管理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第四节压力应对之冥想术☆☆身体扫描天空比喻大海比喻第五节压力应对之焦虑应对术应对不切实际的焦虑;☆应对毫无意义的焦虑。☆☆如何掌握处理焦虑的方法与原则。处理焦虑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当焦虑第一次发生时,重点在于得出最为理性的结论。通过仔细分析焦虑的内容,给该焦虑以定论——这既可能是一套应对问题的方案,也可能是告诉自己“我有把问题夸大了,其实没那么严重”,甚至包括“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了,

7、所以焦虑没意义“。第二,当焦虑反复发生时,重点在于处理心里事件的非理性——停止反复的计算与设想,直接跳到最为理性的结论,以此回应大脑的警报。教师的积极率如何增加积极情绪如何应对消极情绪教师的情绪第四章正确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第一节正确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消极情绪的意义与功能;☆☆积极情绪的意义与功能;☆☆积极率。☆☆☆第二节教师的积极率心理健康与积极率;☆如何提升积极率。☆☆☆(增、减)第三节如何增加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与娱乐;☆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3)☆☆☆第四节如何应对消极情绪不恰当信念的特征;

8、☆☆消极情绪的不良应对方式;☆消极情绪的恰当应对方式;☆☆如何应对消极情绪。☆☆☆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及原则。1)正确地期待消极情绪。消极事件是必然的;消极情绪是自动化的。懂得接受生活中的消极一面,对不可避免的另一原因自动化的产生,关键不是让消极情绪不发生,而是在它发生时迅速进入事后处理。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及原则。2)焦虑前因,改变不良认知。不恰当的信念往往缺乏辩证性、准确性、灵活性和接纳新。一方面,这样的思维方式非常容易引起负性的情绪;另一方面,负性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