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萎的本草考证

女萎的本草考证

ID:2114499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女萎的本草考证  _第1页
女萎的本草考证  _第2页
女萎的本草考证  _第3页
女萎的本草考证  _第4页
女萎的本草考证  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萎的本草考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女萎的本草考证【摘要】  目的为研究女萎的品种来源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及方书,从植物形态、开花期、采收期、炮制和功效等方面加以论证。并结合现代对女萎的品种来源认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考证出女萎原植物是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萎蕤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结论女萎有开发利用的前景。【关键词】女萎植物形态开花期采收期炮制功效  吴晓燕〔1〕曾发表有《女萎本草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等早期本草所记载的女萎是萎蕤,其原植物即是玉竹。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考证结果。有关女萎

2、本草考证比较少,其原植物曾在现代一些中药文献中论述过,但论述得比较简单且论据不充分。鉴于这些情况,我们考察比较历代本草文献,从植物形态、开花期、采收期、炮制和功效等方面加以论证。  1从原植物形态记载的考证  中药女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列为草部上品。女萎的药用部位是藤茎、叶或根,具有祛风除湿,温中理气,利尿,消食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症,吐泻,痢疾,腹痛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但从《神农本草经》〔2〕《名医别录》〔3〕等早期本草文献来看,基本没有关于女萎形态的记载。《本草经集注》〔4〕描述女萎,萎蕤的植物形态:“今处处有,其根似黄精而小。服食家亦用之。今市人别用

3、一种物,根形状如续断茎,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因此从《本草经集注》的论述可以看出早期女萎与萎蕤也常有混淆。正如陶弘景注云:“按《神农本草经》〔2〕有女萎,无萎蕤。《名医别录》〔3〕无女萎,有萎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异尔。”  《新修本草》〔5〕则首次把女萎和萎蕤列为两种药物,萎蕤列为草部上品,其植物形态描述引用《本草经集注》〔4〕;女萎列为草部中品,其植物形态描述:“其叶似白敛,蔓生,花白,子细,荆襄之间名为女萎,亦名蔓楚。”通过《中国植物志》〔6〕描述女萎:“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常有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锯齿。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白色。”可初步推

4、断《新修本草》提到的女萎为今女萎。  《图经本草》〔7〕有女萎,滁州萎蕤和舒州萎蕤的附图。女萎的附图描绘比较清楚明确,与《中国植物志》〔6〕描绘的女萎叶序相似都为对生叶,因此可推断此女萎附图即为今女萎。《中国植物志》〔8〕描述玉竹:“叶互生。”《图经本草》的滁州萎蕤和舒州萎蕤附图也许是描绘不清楚,或许是年代久远附图模糊,似乎描绘的叶下部是对生叶,上部是互生叶,但不能仅此一点就肯定或否认滁州萎蕤和舒州萎蕤是今玉竹还是今女萎。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9〕描述女萎,葳蕤相同的植物形态:“茎强直,似竹作节,叶亦如竹,两两相值,叶端有黄色斑点。三月开青花,遂结实如珠,根横行,如荻

5、根及菖蒲。概节平直,多脂润,虽燥亦柔,须节冗密,宛如冠缨下垂之绥,而有威仪之义。”根据上述本草著作和《中国植物志》描述玉竹和女萎的植物形态对比,可推断《本草乘雅半偈》描述的植物是今玉竹,而不是女萎,因此该本草未区分女萎和萎蕤。  从上述三段文字可以看出,虽然唐《新修本草》把女萎和萎蕤列为两种药物,但宋《图经本草》和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的女萎和萎蕤仅是名称上有所区分,而没有实质性内容即植物形态描述的区分,仍有混淆之处。  《植物名实图考》〔10〕也有女萎的墨线图。此图描绘的叶形与女萎相似,但叶序互生似玉竹,花序也似玉竹。因此不能单凭此附图判断《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原植物是

6、否是女萎。  清代吴继志在《质问本草》〔11〕中明确指出玉竹的植物形态:“其根横行多。玉竹茎干强直似竹箭,竿有节,其形如竹狭而长。表白里青。三月开青花结圆实,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黄白色。性柔多,发其页如竹,实是玉竹。观其茎根很似中国之玉竹。细按其实又似黄精,而差小黄白多发,特恐地道不同入药,自宜酌用。玉竹缓脾食胃用根茎叶不用。”并且有清晰的附图,该附图与《中国植物志》的玉竹附图极为相似。因此直至清代古人已完全认识到女萎和萎蕤是两种不同的药用植物,并且称萎蕤为玉竹。  从上述诸本草记载可看出,历史上存在同名异物情况。后来把女萎和萎蕤区分开,但植物形态描述不详尽。初步推断古代

7、记载的女萎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古代记载的萎蕤为今百合科植物玉竹。  2根据开花期和采收期记载的考证  《吴普本草》〔12〕曰:“萎蕤,二月、七月采。”《本草经集注》〔4〕曰:“女萎,萎蕤,立春后采,阴干。”《图经本草》〔7〕曰:“萎蕤,三月开青花,结圆实,立春后采根,阴干用之。”玉竹的花期为5~6月,果期为7~9月,南方于秋季8~9月采收,北方于春季采收。而女萎的花期为7~9月,果期为9~10月,秋季开花时采收带叶茎蔓,扎成小把,晒干或随时采用鲜品。因此上述诸本草著作提到的药用植物都是今玉竹。可见,在唐《新修本草》之前,女萎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