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沁园春·长沙》有感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

ID:2114689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_第1页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_第2页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_第3页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_第4页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沁园春·长沙》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一、我的阅读感受《沁园春·长沙》是我高中时期学习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回忆当时的学习过程,只是为学习而学习,未能更深刻的体味文章的深刻。如今,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再重读这首词时,内心别有一番滋味,感触颇深。教学实践使我有机会能够深入剖析这首词,唤起了学生时代的记忆,当时与伙伴们一起为梦想挥洒汗水,奋力前行的画面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的深情,感动到我,这份感动使我仰视、崇敬。这首词创作于1925年,正值农民运动高涨,国共统一战线确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青年作者是队伍中的一位领袖,为祖国人民操劳奔波着。这一年的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忆起了往昔。这首长沙即是作者心境的记录。全词共115个字,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则是题目。开篇以短短的12字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作者在寒秋时节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流水。每每读于此,总是不禁瑟瑟发抖。接着,词的上阕描写了许多的意象,寒秋、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结合“万、遍、漫、争、翔、击”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一幅生机盎然、壮阔浑美的秋景图画真实的

3、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冷寂悲空的秋色中似乎一股生命即将要爆发,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向苍茫质问:“谁主沉浮?”重游故地,此时的作者的心境已大不同了,初次游玩时的意气风发、少年稚气如今已蜕变为为祖国献身的坚定,但是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想起依旧振奋,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岁月已逝,报国的热情却从未消失。更加坚定了前进的脚步,“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综观这首词,语言精妙,文字与情感高度融合,“使情成体,化景物为情思,触发人心”。萧瑟沉郁的秋景同激昂高扬的志向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作者人格的高尚、精神的伟大。作者在

4、少年时代既已立志报国,到青年真正投身革命队伍,并走在斗争的前方,这是对伟大理想的实践,对理想的遵守。而今,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物质精神极大丰富,却缺乏信仰,没有理想,没有对精神理想的追求,深陷在财富、地位、权力的泥淖中。忽视了生活,无视了身边的美,错过了最简单的幸福。我们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安逸的生活并没有给予我们安全感,于是欲望趁虚而入,我们变得更浮躁,因为我们想要更多更多······到头来,我们只是看到了岁月留下的足迹,因为,我们老了。生活在动乱时代的先辈们,感恩时间,给他们机会去实现梦,持

5、守着红色的信仰,用生命去奋斗,拯救任命、报效祖国,时刻警醒。这种忧患意识促动着他们更加努力,而这种种都可以在这首词中读出。当时的艰难条件并没有阻断希望。希望,只要在心中,就也会出现在任何地方。不要忘记苦难的日子,不要忘记失败。生活在这样年代的我们可能无法去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动荡,但是我们仍面临着挑战,这个挑战更艰巨,是对精神的考验。“物物不物于物”,时刻保持一颗寡淡的心灵,寻找到一片静土,做生活真正的主人,让梦想勇敢的飞。二、现有的研究成果(一)中文学科研究领域[1]高云伟.南北呼应志向高远——由两首《沁园春》解析毛泽东

6、的心路历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万平.独立·自由·奋进——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的意境[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钱玺仰.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英译影响研究[J].文学理论。2010[4]张延水.“人生如梦”与“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5]张翠颖.两宋长调《沁园春》审美略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及物性选择与意识形态建构——《沁园春·长沙》的译本分析孙志祥;卢炜;孙

7、楠[7]刘明东.《沁园春·长沙》的生态视角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1[8]邓木辉.《沁园春·长沙》不是现代诗[J].语文月刊.2013[9]孙志祥.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及物性选择与意识形态建构——《沁园春·长沙》的译本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0]李崇月.意识形态与翻译——以《沁园春·长沙》的翻译为例[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2010(08)[11]高一然.浅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的艺术魅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2)(二)语文教育研究领域[1

8、]本刊编辑部.《沁园春·长沙》,妙用语言的典范[J].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25)[2]本刊编辑部.《沁园春·长沙》的情景交融艺术[J].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25)[3]王君.浅析《沁园春·长沙》的意与象[J].语文天地.2013(05)[4]成平平.《沁园春·长沙》对比手法的赏析[J].文学教育(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