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

ID:21148136

大小:67.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观察与护理李艳洪少青黄石五医院(湖北黄石435005)【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和护理。方法釆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9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结果97例高血压患者中45例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血管紧张素U受体拮抗剂为主的降压治疗和适当护理干预,未发牛.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密切观察及适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牛.率。【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病;晨峰现象;护理[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810—5734(2012)4-118-02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脑卒中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而夜间发病率最低,因此,人们推测清晨血压的骤升是发生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1]由于清晨清醒前后交感神经活性迅速增强,心率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目前把这种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2]。因此做好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

3、月〜2011年6月就诊伴发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7例,其中男58例;女39例,年龄60〜90岁,平均75±5.4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推荐的标准执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糖尿病及严重心、肺、肾疾病者。1.2方法: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袖带固定于右上肢。闩天6:00〜21:59,每30分钟记录1次;夜间22:00〜5:59,每隔1小吋测定1次。24小时有效数据应得数据,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方可入选。存效标准:收缩压70〜2

4、20mmHg,舒张压40〜130mmHg,脉压20〜1lOmmHg。1.3血压晨峰的确定[3]:起床后2h后的平均值减夜间睡眠吋的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超过35mmHg为晨峰血压。2护理干预2.1心理护理:一切不良情绪的刺激可使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和心态平衡,遇事豁达。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老年人心理脆弱,易将高血压与中风、心肌梗塞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心情易处于恶劣状态。因此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战

5、胜疾病的信心。2.2饮食指导:老年人忌暴饮暴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的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6克/天,少食腌制食品,限制含咖啡因饮料。避免进食牛、羊、猪油和富含胆固醇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宜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少吃蛋黄。肉类以禽类、瘦肉、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宜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食用汕宜用豆油,避免汕炸食品。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2.3生活及运动指导:吸烟和饮洒均影响降压治疗效果,发生脑卒中几率更高,帮助老人认识吸烟与饮洒的危害性,制订戒烟戒洒计划,尽量使老人成功戒烟戒酒。增加体力活

6、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跳舞等。运动量要适度,不要在短吋间内大运动量锻炼,不要在运动时出现气喘吁吁,容易发生意外。2.4用药护理: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物应尽可能U服,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防止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发生眩晕或诱发胸闷或心绞痛。症状消失就停药是很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犯的错误。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不是对因治疗,所以要终身服药。“症状消失,血压正常”是药物暂时控制病情,一旦停药过了半衰期,血压依然会高起来,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即使血压

7、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砬每天坚持用药。控制血压晨峰可以把给药吋间改在临睡前,并选择使用作用较强而II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3结果97例高血压患者中,45例为晨峰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平均升高48.7±6.6mmHg,脉压64.3±8.1mmHg,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桔抗剂等为主的降压治疗和适当护理干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讨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血压的骤然升高在原奋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于清晨高发,血压

8、晨峰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前瞻性观察研究显示,大部分常规降压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5]。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诊室偶测血压值受药物、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反映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生物节律特点,导致许多晨间血压异常升高患者漏诊。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高血压晨峰现象的特点,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吋报告医生。冋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心理、生活及用药等多方面指导。参考文献[1]LiY,Thijs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