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

ID:21149892

大小:7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0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_第1页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_第2页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_第3页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_第4页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一、急性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第一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ICD10:I21.0-I21.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及2007年AC

2、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满足:a.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b.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c.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2.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满足:a.缺血症状(缺血性胸痛大于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b.心电图变化提示有新的心肌缺血,即新的ST-T动态演变(新发或一过性ST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c.心肌标志物升高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1.S

3、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满足:a.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b.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c.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急性ST段抬高心

4、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危险分层:根据患者TIMI风险评分或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2.ST抬高急冠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无条件行急诊PCI;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time>90分钟)。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needletime)<30分钟。3

5、.一般治疗①卧床休息(1-3日)和吸氧②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③饮食和通便(STEMI患者必备治疗)4.药物治疗①抗缺血治疗(硝酸酯、吗啡、β受体阻滞剂、钙抗剂)②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③抗凝治疗(肝素或低分子肝素)④调制治疗(他汀类)⑤ACEI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急冠患者或伴肺淤血,LVEF<40%的前壁STEMI患者。如无低血压等禁忌症,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⑥中成药(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20.1

6、/20.9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ICD-10:I21.4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疾病编码或ICD10:I21.0-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心包炎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超

7、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气分析、脑钠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3)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七)选择用药。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