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

ID:21164167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_第1页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_第2页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_第3页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_第4页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汇算清缴前的自查要点一、关注所得税新政策的主要变化  (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相关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办法由原自行计算扣除和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两类改为现行的“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扣除,以“专项申报”取代“审批”。对企业而言,申报手续看似简化,实际税务风险却大大增加,资产损失所要求提供的证据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比原来的更加具体,并且企业应承担真实申报的责任,税务机关保留追查的权力,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申报详细的资产损失的内部和外部证据材料,并且正确区分清单申报和专向申报

2、资产损失。同时收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以方便税务机关检查。对无法准确判别的,建议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以规避风险。  (二)发票专用章的使用  关注2011年2月发布的《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了发票上财务专用章的使用被禁止,只能加盖发票专用章。企业应自查发票章是否合规,不合规的及时补盖,同时注意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的及时补充完整。  二、关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是否及时审批或备案  (一)检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是否已取得税务机关审批文件

3、  如西部大开发15%税率优惠以及两免三减半政策等,按照规定所有需审批的事项原则上均应在年度纳税申报之前办理完毕。  (二)应逐项检查是否有需备案的事项。准备备案材料  需事前备案的有: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的,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备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和技术转让等。  汇算清缴时需备案的有: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企业资产损失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等。  关注是否审批或备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没有申批或者

4、备案的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只提出申请但没有接到税务机关出具的接受批准或备案凭证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三是税务机关批准或接受备案凭证应加盖该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  三、资产类的自查重点  (一)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已作坏账核销但未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的事项  对账龄超过3年、确已收回无望、符合坏账核销标准的应收款项,应准备核销必备资料,以便及时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对存在诉讼事项的应收款项,应及时根据法院的败诉判决书、裁决书等确定资产损失,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对账龄长的应收款项,要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已吊销、注销、撤销、破产等情形,并及时取得相应证

5、据。  (二)检查其他应收款  尤其要关注股东的借款,对不能及时归还的应要求在年底重新办理借款手续。因为税法规定凡纳税年度终了后,股东向企业的借款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即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并依据“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关注职工借款,在年底结账前督促其对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报销,尤其是长期出差在外人员未报的费用,尽量避免跨期费用。  (三)存货  1 原材料暂估入账并已投入消耗的情形,注意应及时索取发票并进行账务处理,从而避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其成本不能税前扣除的风险。2 注意企业所得税法不允许

6、选择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在会计上若采用了后进先出法,那么在汇算清缴时也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3 关注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需要做损失专项申报的情形,应搜集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作专项申报。  (四)固定资产  1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会计从谨慎性出发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是计提折旧的,也就是说会计上闲置未使用的设备计提的折旧要做纳税调整。2 注意折旧年限是否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3 食堂用房、职工宿舍等福利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福利费”项目。4 未取得发票的固

7、定资产已经计提折旧是否取得发票以及未取得发票的时间是否超过12个月。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因此如果取得发票后要求调整已计提的折旧,并调整相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是按照“调表不调账”的原则处理。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如果超过12个月未取得发票的,必须对原先已经暂估计提的折旧进行全面调整,并补缴纳企业所得税。5 提前报废的资产,应及时进行变卖处理,并根据相关要求准备证明材料以备专项申报。

8、  四、费用类的自查重点  (一)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